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人言我老是顽仙,坐隐纹枰不计年。


何用山廛分小大,直将壶峤比方圆。


争雄未羡七擒略,见事常输一着先。

不踏清门晓鼓朝,山林真乐在朋曹。


乌衣贤胄风流远,赤壁诸郎气义高。


底事裁诗多态度,也应索酒甚粗豪。

痴龙兀挟云阵舞,海天十日九风雨。


脉脉隔江不得语,冒雨寻僧禅趣古。


何期海上听潮人,心花怒发天地春。

七忠祠前陈羽舞,闪闪云旗降风雨。


荒山夜出英灵语,如闻此会足千古。


谁其尸者狮山人,万里来话琼林春。

示疾维摩方丈室,散花天女更何人?


不妨再说弥天法,遍布阎浮大地春。

与君同话神山事,鼍愤龙愁又一年。


夜半闻鹃仙梦醒,明珠成泪玉成烟。

合绾丝纶对紫薇,却扪青壁听猿啼。


只应许国心金石,蜀道如天亦可梯。

流水浩无息,游云去不休。


我思在何许,起步三径幽。


男子四方志,胡为守一丘。

江燕逢秋去渐稀,明朝回首是乌衣。


独怜沧海人流落,犹向西风叹未归。

西风初别塞垣秋,迢递分飞楚水头。


客里心惊那忍见,故园兄弟更关愁。

可怜江上燕,几日到乌衣。


欲向谁家去,多应旧主非。


落花深巷小,乔木画梁稀。

今春曾送回乡雁,欲赋归欤。
欲赋归欤。
为报闺人扫敝庐。

黄耳传书事不讹,松江高冢尚嵯峨。


韩卢烹后功臣死,莫向淮阴祠下过。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


樯边饱饭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

相见无期得寄声,更怜诗语独丁宁。


驱之老马尚知道,行矣泥龟甘不灵。


半百光阴头总白,二三朋旧眼偏青。

结束溯都门,欢言瞻上东。


宿舂不成装,徒御殊匆匆。


倾城千万人,髫稚随老翁。

长吉才狂太白颠,二公文阵势横前。


谁言后代无高手,夺得秦皇鞭鬼鞭。

桃花能红李能白,春深无处无颜色。

不应尚有数枝梅,可是东君苦留客。

向来开处当严冬,桃李未在交游中。

鹤发老人携紫竹,往来花下歌春曲。


春去春来花自开,一声杜宇巴山绿。

可向繁枝问假真,纷纷过眼即飘尘。


东风一夜高楼笛,乱落江梅谁柰春。

忆在江南梅照眼,几年繁蕊失溪云。


如何枯树寻常见,一雪垂花朵朵分。

秋风群雁过,万里顺归毛。


摇落巳如此,云霄空自高。


盈盈拂楚塞,冉冉影湖涛。

泥涂后土未曾干,骑马相过行路难。


卧听鸡鸣知景晦,起逢花谢惜春残。


银台幸阕连宵直,樽酒能谋尽日欢。

佳雨云龙会,高堂河汉声。


驱除三伏过,扫荡九衢清。


造物不无意,为霖真有情。

汝颍相从弥十年,江楼今日迟归船。


自惊物役还如昔,但觉诗情更爽然。


寥落莺花千骑里,苍茫烟雨万山前。

劲风萧飒结冲波,飞雪奔腾万里过。


亦未妨人洛阳卧,还闻有客郢中歌。


壮心可念哀鸿远,正色遥怜翠竹多。

明暗变窗色,萧骚翻树声。


闭门无所诣,高枕有馀清。


枥马正局迹,韝鹰多远情。

节物重阳晚,风云万里阴。


君来慰孤愤,语次豁愁心。


名下如旧识,人间仍陆沈。

麟游小雪近家山,归思连云不可攀。


珍重岁寒惟白桧,忽飘幽韵到人间。

高楼日日望元龙,禾黍离离闵故宫。


两地谩看千里月,五湖能借半帆风。


囊锥颖脱何难出,名纸毛生未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