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梅赜伪古文,在传不在书。


岂其孔传伪,古训亦子虚。


汉家贵师承,陋习久不除。

左氏引夏书,多属大禹谟。


论人当属夏,论书当为虞。


征南失考核,遽谓夏书无。

礼失求诸野,字亦有文之。


古文甲为十,借押示不欺。


来音古如累,来麦谁不知。

鄦书十二辰,于已训为止。


此即已止字,反已乃为己。


古文以同台,女台是为始。

孔门既散处,遗泽在孟荀。


言性别善恶,务在觉斯民。


于善返其故,于恶当自新。

大易本人事,百端慎厥初。


扶阳而抑阴,此意诚不虚。


阳极亢有悔,道在损有馀。

左氏传春秋,道在阐经旨。


鲁事并称我,灼然为鲁史。


巧言并足恭,实同圣人耻。

春秋明大伦,首在诛乱贼。


公羊今文家,陈说多荧惑。


蔡仲出君事,悖逆难可饰。

全诗三百篇,蔽以无邪思。


新安违卜序,乃有淫奔词。


再传及王柏,诞妄尤不支。

古人引旧言,字句多出入。


何独墨子书,字字皆剿袭。


持此证古文,其端已固执。

六籍丧秦火,馀烬昔褒崇。


岂系今古文,区区争异同。


常怪经生家,淫词助之攻。

吾乡顾虎头,千里飞食肉。


名参庆历贤,罪入元祐录。


堂堂想仪刑,凛凛见眉目。

江览意仍馀,舟行向碧虚。
四空连物色,孤影入樵渔。
流水送归兴,白云看道书。
万首七言千绝句,九州四海一诚斋。
肝肠定不餐烟火,翰墨何曾着点埃。
锦瑟月中弹不彻,云涛天上泻将来。
离离云树泛朝舣,十月江南未变衰。
纵棹千寻霅溪水,散怀一卷乐天诗。
平生名宦休回顾,随分追游且自欺。
楚山牵梦几回成,独宿孤岩岂近名。
白社风烟樵唱远,黄花篱落暮云平。
系舟有客吟秋雨,插帽何人共晚晴。
圣人阐性命,易书所自作。
要令末世士,悟取先天学。
俗儒何纷纷,私意妄穿凿。
周郎诗句故惊人,尔许清新思不群。
不是并刀工剪水,定知琼尺巧裁云。
莫莫休休兴已阑,满头尘土更弹冠。
雁从北到传书易,淮界中流遣恨难。
篷底吟哦诗有味,胸中磊磈酒无欢。
远山如蓝近山绿,前门苍松后门竹。
幽人读书栖石根,有客拿舟访溪曲。
白云冉冉落虚窗,清风泠泠散飞瀑。
国家构明堂,匠士贮群木。
而况求贤才,所重在科目。
南宫集多士,文字数千束。
不见此翁还此诗,读诗真想对翁时。
峰回深谷树重叠,渚漾轻波草陆离。
载道弦歌邹鲁国,旅庭彝鼎孔周祠。
吾道作配者,阴阳与柔刚。
勋华昔继作,四海蒙休光。
鸿猷垂万世,象尼独彰彰。
般般剪制皆春服,曲曲溪山尽舞雩。
点也胸中宽似海,休将勺水席讴歈。
肝胆曾相寄。
偶然间、河梁挥手,海天无际。
三载飘蓬忧患足,何况风尘失意。
紫阳礼编甫尽卷,亟偿通典平生愿。
增损温公鉴目成,要把二岩书贯穿。
夜灯览彻六一文,眉山钜集思重见。
南楼幽帘虽粗适,犹嫌尘务妨闲逸。
读书老圃四无人,啼鸟落花春寂寂。
试垂修绠汲义泉,更把长才斸玄窟。
我生不及曹溪卢,一定与岁终荣枯。
西游两月数千里,耳目总被江山驱。
家林忽忆荔枝节,洒若瑞露浇尘肤。
袁门深闭路崎崟,焦寝清酣怪铁衾。
谁似先生冰壑底,一编独对圣贤心。
隔屋谁歌玉树花,飘飘鸾鹤海天涯。
书中自许论今古,金帐何消说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