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宇宙中间道最大,禅仙并立儒为尊。


谁将幻怪惊愚俗,总向虚空认法门。


此土犹知名教重,昔人尚有典刑存。

幸不将身与念违,艖符转首便成归。


紫衫频着难长是,白简虽烦未尽非。


耳惯酒酣元不热,心安食少也能肥。

京口三山产三杰,中有陈生擅三绝。


爱将肝胆输故人,除却图书无长物。


老夫抖擞金陵尘,劳生远送情更真。

宣发方瞳冰雪颜,才闻报政即投闲。


久参白下夔龙席,新冠青宫羽翼班。


荣似二疏辞汉阙,高如四皓返商山。

垂晚丹阳道,高秋白下船。


人因乡语狎,吾岂宦情偏。


野酿浮橙绿,香粳入鲙鲜。

白下西风吹夜凉,五湖秋草着微霜。


千家砧杵初凌乱,独客关山正渺茫。


归去定应残腊尽,飘零犹幸此身强。

太傅怜群从,门人亦贱回。


入官先爱子,赐酒许同杯。


淮海春多雨,蒹葭夜有雷。

姑苏东望海陵间,几度裁书信未还。


长在府中持白简,岂知天畔有青山。


人归极浦寒流广,雁下平芜秋野闲。

云阳县郭半郊坰,风雨萧条万古情。


山带梁朝陵路断,水连刘尹宅基平。


桂枝自折思前代,藻鉴难逢耻后生。

高高琅琊台,台下生箘簬。


照车十二乘,光彩不足谕。


既当少微星,复隐高山雾。

与君为郡不相遥,只隔瓜洲一信潮。


诲字屡传来客素,治声常逐过江桡。


词垣暂尔淹鸿笔,宴席何妨引巨蕉。

高笼携得意何勤,玉树惭无可待君。


只爱羽毛欺白雪,不知魂梦托青云。


孤标直好和松画,清唳偏宜带月闻。

京邑到来熟,晓行如赴家。


月明人渡水,星散树惊鸦。


灯影依依店,茶声远远车。

赤日裂石土,万家如烘炉。


君行何事役,似为贫所驱。


埃尘稍去眼,云景日萧疏。

晨霜落川水,行子自相趣。
帝城桂为薪,斗米胜白玉。


丈人乘老犹爱书,十年厌直承明庐。

风雪天留我。
白茫茫、寒江浪卷,几人飞过。
地近兰陵多美酒,容得酒星一个。

久宦东牟,清门高广,自然别有行藏。
吕真遗训,一指遇重阳。
拂袖西秦顺化,真功就、复返吾乡。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碧城西转拂苍烟,日绕阑干一握天。


青草暮山歌扇底,美人瑶瑟瞑鸿边。


吹声隐隐江都月,弄影翩翩建业船。

旷野凉气早,八月风已寒。


遥云结层阴,白云被芳兰。


彷徨步高隰,怵惕伤肺肝。

识心非识面,常恨不相从。


那作经年别,曾无一日逢。


兴来清剡雪,吟出暮山峰。

穷年路歧客,西望思茫茫。


积水曾南渡,浮云失旧乡。


海边寻别墅,愁里见重阳。

移疾喜无事,卷帘松竹寒。


稍知名是累,日与静相欢。


蹇浅逢机少,迂疏应物难。

少年为妇舅姑前,及见黄门正拜官。


乔木门前经几世,曾孙膝下且胜冠。


中厨列鼎堪调膳,永夜真心忆和丸。

书生多落魄,羡子最逢时。


绣服官方显,青衿职所司。


铸人称道术,倚马见文辞。

卧病不知久,见君三徙官。


还将鹖冠贱,来伴豸衣欢。


秉烛惊宵曙,同衾属夜寒。

久已废逢迎,萧然世外情。


因君访茅屋,相送到江城。


远岫雪中绿,寒流冰下行。

丹阳古郡洞庭阴,落日扁舟此路寻。
传是东南旧都处,金陵中断碧江深。


在昔风尘起,京都乱如燬。

江绕层城,重楼迥、依然山色。
□□有、佳人犹记,旧家离别。
把酒只如当日醉,挥毫剩欠尊前客。

泛舟丹阳湖,水鸟何缤纷。


或飞或饮啄,倏忽千百群。


千百亦不尽,蔼蔼如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