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生涯何处始为涯,墨已成冰笔似葭。


莫写江山投客买,更量江雪写梅花。

银袍金带吾家有,黄榜青衫未有人。


此去须君立门户,桂林先折一枝春。

暂携堂印过江东,冢宰权分位望同。


留守地当分陕重,为官谁在故乡中。


家传旧有尚书履,保副新加太子宫。

二月南宫看柳条,知君已上秣陵桡。


杨家制作多传后,苏子文章合在朝。


梦草池边歌郢雪,雨花台上望江潮。

仕路驰名四十年,而今行道更能专。


斯民命脉存储积,总宪风霜慰倒县。


身向留都还重本,学从岭表得真传。

宦辙辛勤二十年,贤声到处有人传。


花封清节曾留犊,粉署奇谋不算鞭。


止拟六曹资昼诺,何当五马促超迁。

晓风吹花飘紫陌,陌上青青杨柳色。


绣衣骢马何辉煌,祖帐临岐送行客。


客初拜命出都门,意气偏承明主恩。

佐宪乌台振百僚,又承宠命下青霄。


凤鸣朝旭钟山近,雁度秋空潞渚遥。


应拟有功传异日,还期无讼答中朝。

扬历亨衢际五朝,从来德望冠群僚。


南京独秉铨衡重,北阙新承雨露饶。


远道风高鸿已去,长河霜降水初消。

涓流达巨海,拱木干云天。


谅此匪朝夕,滋长必有年。


杨生倜傥姿,卓卓怀高骞。

明经早登第,文采如凤麟。


轩昂轶人群,际遇当昌辰。


手持三尺法,履历皆要津。

三年遗爱粤东隅,黄白攀辕引别裾。


岂谓圣朝严法署,独凭公望寄刑书。


昼游彩鹢过南浦,秋到青箱启直庐。

使君清冰心,其面乃如铁。


冰心与铁面,表里双映澈。


鮀朝莫我媚,贲育莫我折。

十月官河未有冰,北风清利彩帆轻。


词林我正惭先步,学海时方重老成。


六馆旧人怀指授,三山新赋入经营。

秩宗分务简元僚,学士声华重本朝。


辍讲暂违东殿直,移家初听下江潮。


西风燕市柳条短,春日金陵物色饶。

五月一雨醉湘筠,江北江南路不分。


月明夜半凤双语,主人仿佛东亭君。

东墙飞来两青松,北墙新篁阴更浓。


主人有意物两遂,凤自凤兮龙自龙。

仙家苍茫云海东,海光上与星辰通。


昭回万象森布列,灵景独应图书宫。


宫中明星十有六,一一紫焰舒长虹。

四历雄藩秉宪旄,荐更三府肃铨曹。


文章旧是南金重,风节遥淩北斗高。


舆论只今推宋璟,空群他日想方皋。

水云亭上坐论诗,眼见红芳落酒卮。


好景一番连孟夏,故人相继作分司。


风波道路君应识,冰檗心怀我旧知。

满屋图书散未收,西风日夜趣仙舟。


回看玉署希同辈,却望金陵感昔游。


鹏翼共知前路远,菊花应及到时秋。

贱人敢图柄,时哉天步艰。


相尔箦中意,三亭宁腼颜。


佩印能几时,网成已入关。

抚字及催科,三年鬓已皤。


公心如日月,浮议任风波。


父老颦眉说,儿童拍掌歌。

满目烟云散午风,青山万仞倚晴空。


欲登绝顶聊舒啸,鸟道巉岩一线通。

万木阴阴石径斜,乱山深处有人家。


春风满耳多啼鸟,涧水流来带落花。

泼眼青螺宿雨晴,乘闲连日作山行。


何须对酒听丝竹,满耳松声杂涧声。

宿雨晴来罨画张,重重螺髻拥穹苍。


数声啼鸟桃花落,一路东风涧水香。

谁将山骨叠层层,看到忘言理莫凭。


炊饭只应仙客惯,补天惟有女娲曾。


青回鸟迹苔千点,影落龙潭月半棱。

六丁何日遣吴刚,劈断云根此地藏。


神护鬼呵经岁月,紫苔玄甲饱风霜。


恨深李广空疑虎,术妙初平戏叱羊。

扶风家世汉通儒,不重椒房重道腴。


庐郑久从高弟列,严敦敢望后尘无。


春围绛帐人如玉,月满荒台树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