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海上风清入桂林,好山何处一登临。


都门四月相携别,不尽长江望远心。

昂昂天马驹,志岂甘伏枥。


虓虓岩下虎,平生肯求食。


可怜百鍊钢,绕指化为席。

长安落日照胡缨,君去才高从事名。


匹马关山冲蓟雪,五羊人吏识江旌。


署中夜啸芙蓉暮,海上春衣翡翠明。

恰当胜地又佳时,暑去人来月与期。


空水亭为开面目,新秋柳亦竞腰肢。


园摹画格形生影,妙解歌情肉并丝。

自请儒官出,应嫌州县劳。


路经沱水远,云近太行高。


临别逢征雁,惊秋问敝袍。

十年别去蜀川路,万里相逢庾岭阴。


年齿幸同怜我老,宦途暂屈惜君深。


莫轻南海烟岚地,总是东坡旧墨林。

昔年曾共缙云司,清掺高标是我师。


流水光阴惊忽过,浮云踪迹本无期。


垣西甲第今新主,窗外丁香只旧枝。

尝谓海棠春一梦,却成因果结天葩。


有同仙客夸桃实,不待诗人赋木瓜。


龙颔珠今归汝手,锦衣囊合在谁家?


明年燕子来时候,更与维摩作散花。

家在天南地尽头,白云归处海悠悠。


君行是我家居处,莫谩逢人叹远游。

春风不到海边天,喜见皇皇使节鲜。


料得吴儿心似铁,不妨多饮石门泉。

百雉层城雁翅开,阴阴古柏拥霜台。


登台正好频西望,千里荒烟接野莱。

败叶翻风策策声,山根可掬石泉清。


东邻美荈久成坞,北陌新柑小筑城。


台在家边来更好,地连郭外得非荣。

圣明忧土重绥荒,暂寄奇才镇北方。


千里福星传信息,一生冰雪厉行藏。


化参槐鼎河山静,人乐薇垣日月长。

象笏朱衣獬豸冠,除书荣捧别金銮。


九秋雕鹗凌空举,五岭风霜动地寒。


才大已为明主重,政行当得远人欢。

翰苑编摩久著名,喜承鹗剡出神京。


外台共说乘骢好,故里争看衣锦荣。


不独秋霜清一道,还期时雨化诸生。

圣朝尚文治,建学崇师儒。


四方乐熙皞,声教达边隅。


西广古荒服,民夷相杂居。

夭桃饶春姿,所媚在青阳。


舜华足朝玩,日日无容光。


何如东篱下,粲粲寒菊芳。

翩翩五马城东隅,车载两轓兼隼旟。


雪晴尘清马蹄健,长鸣跋地当云衢。


汉家太守唐刺史,握节专城殿千里。

两山如伏猊,波面忽引首。
江形若瓢然,此山乃其口。
往读西归志,一一未深剖。
宿愿何因惬,邯郸酒正新。
应消明月夜,相待晓山春。
清梦凭来羽,狂歌伴去尘。
秋空澹无际,之子复孤征。
步雪归津里,乘春到广平。
人疑琴里见,花待院中明。
落落襟怀自不羁,客边相见即相知。
几番官舍同谈笑,千里云帆远别离。
拜命正当初夏日,到官应值早秋时。
连山隔星纪,雄藩控边陲。
内分青琐彦,远牧沧海涯。
春云拥画戟,白日明绣衣。
五岭隔南服,舆图亦茫洋。
昔为椎髻区,今变冠与裳。
荡荡风气开,生齿日富强。
持节遥遥五岭行,瘴烟蛮雨避前旌。
已知吏戢无渔猎,莫倚时平弛甲兵。
诗句拟从官长学,舶船多候海风生。
身辞玉仗下青霄,远赴羊城不惮劳。
囊受赐金轻陆贾,文鸣当世法仪曹。
驿藏杨柳蛮烟合,路入梅花庾岭高。
持节南巡久擅名,拜官重去副群情。
五羊城下新恩至,驷马车前故吏迎。
青草瘴消风渐转,黄梅雨歇日初明。
青年雅望冠中台,荷宠归宁亦快哉。
亲舍暂分游子去,蛮邦久迓使君来。
林深丹桂行双节,野近苍梧奠一杯。
仙城近接众山回,宪府遥临百粤开。
海上喜通持节使,幕中兼得济时材。
鲛宫织罢鱼龙出,蜑户珠还蚌蛤来。
楼船椎鼓发江中,昨夜樯乌喜北风。
可惜春归还送客,何知别后已成翁。
浮天雪浪三湘阔,到海云山百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