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秦源春梦阳台晚,风散惊红作秋苑。


闲阴碧树摇暖云,茸苔罗水香氛氲。


蝶飞不湿烟绵路,吴娥怨涩鸾阶步。

红花初艳白花飞,每疑春色护红辉。
白花飞尽红花稀,春色无聊自渴饥。


不闻春色解歔欷,颇怪花颜别瘦肥。

春花春树本同阴,千枝万叶岂相侵。
春风烂熳春雨淫,深红浅白共销沉。


春条无数惹衣簪,春鸟连群散百音。

飞廉飞廉,错认三廉是汝乡。
秋去春来逾鬼蜮,髡头削臂称犬羊。


尔贯既盈时乃至,中天旭日既当阳。

五月四日,海氛又恶。
田门未高,屈闾将落。
今古萧条逐逝流,云风震荡奔遥壑。

风光澹荡百花吐,楼上朝朝学歌舞。


身年二八婿侍中,幼妹承恩兄尚主。


绿窗珠箔绣鸳鸯,侍婢先焚百和香。

一声羌笛咽龙沙,万里燕云独梦家。


吹入中原都是恨,如何只怕《落梅花》。

万户寒砧接暮笳,征夫何处未还家。


相携女伴瑶台上,五色金盘弄月华。

一枕相思梦未成,银屏珠箔画楼明。


石栏杆畔榴花发,相对狸奴坐晚晴。

绣户重重闭绿苔,桃花一树晓风来。


罗衫乍试娇无力,淡扫春山上玉台。

掩径频年侣博徒,阳春堂上白云孤。


才闻北里歌红拂,又见东园演窃符。

水云深处木兰航,白雪纷飞大雅堂。


莫向五湖寻旧迹,于今司马在郧阳。

光阴百岁迅流霞,一曲东篱擅马家。


何似翰林新水令,秋风迁客走天涯。

窗外寒风正袭衣,流黄那复理残机。


鸣筝炽炭围炉畔,高卷珠帘看雪飞。

羽肃肃,鸣雍雍,江南江北秋思同。
秋思中人无避处,风酸月冷江流去。


雁奴亦良苦,群雁不我冯。

桐春华,竹秋霏,苍梧云深人未归。
乌八九子恣飞啄,夜半饱啼山月落。


鸑鷟引孤雏,肠空羽毛薄。

河水汤汤,公毋渡为。
妾言嗟未力,公渡竟不疑。
云昏风雨寒,波深蛟鳄饥。

黄金络头五花马,槲叶无风雪蜚野。
仰看飞鸟命中之,好兮儇兮谁似者。


上蔡门,望夷宫。

绿波南浦,一段销魂赋。
怕见江南合欢树。
梨花影似娉婷女。

蓬山青鸟,枉寄相思字。
劳燕东西等闲事。
侬情深似桃花水。

叮咛前镜,莫放朱颜老。
人寿月圆花更好。
红兰即是相思草。

去年秋后,总是愁时候。
走马章台怕回首。
将离花劝将离酒。

皇都门外,玄都观里。
露井树傍歌意,先生凭恁作生涯,只嘲柳嘲桃嘲李。


酒龙歌凤,莫相回避。

霓裳羽衣曲,玉树后庭花。
不知相与迷春梦,绵历人闲弟几家。

襄阳儿,齐拍手。
打鸳鸯,呼鹰狗。
看看欲前翻向后。

何事城头树,惯栖来去乌。
介楼二八女,邀客独当垆。


乌啼渐缓歌声悄,锦帐春融不知晓。

蜀道鸟难飞,蜀中人未归。
垆头花似女,江水锦为衣。


潇潇急雨来巫峡,苦竹秋声怨行客。

磨刀呜咽水,肝肠如中刀。
回头语徒侣,脉脉不得语。


双眼迸泪同泉流,风悲鬼啸声啾啾。

客从东北来,皮裘类燕朔。
紫髯环碧眼,英风何磊落。


笑出吴钩光照人,更怀七首欲投秦。

春蚕眠,春蝶举。
紫燕飞来黄鹂语,春深堤上多游女。


过曲桥,逐前侣,踏青拾翠知何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