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肥马轻裘到此难,名标九锁翠微间。


天开洞府几千载,地隔风尘此一关。


谢屐空怜迷雁荡,苏诗不是梦庐山。

闻有真人白日升,洞天千古卓崚嶒。


顶高绝似撑华盖,穴暝初疑入武陵。


秋静石枰空晕藓,寒生泉缝忽悬冰。

九锁绝人寰,一嶂耸天柱。


自从开辟来,著此洞天古。


奇石千万姿,元不费神斧。

洞天有别云,福地无凡土。


嘉名此兼擅,灵气适专聚。


峰峦互重掩,云雾自吞吐。

百雷斗我前,八溟覆我后。


谁哉擘巨崖,纵此翠蛟走。


又疑蜀川下,万骑赴峡口。

华表鹤归处,林深别有天。


云阴生石壁,杉影落丹泉。


宇宙名山在,神仙古洞悬。

九锁非凡境,烟云路不分。


山寒长带雨,洞古不收云。


夜宿听林鹤,晨炊摘野芹。

撩花踏水细寻香,闲逐孤云入翠冈。
九锁已深看更好,七人相对话应长。
百年空向尘埃老,五月聊乘洞府凉。
云气常常在上峰,松生仙骨尽成龙。
不通名姓谁谈道,却得云边两度逢。
洞门金画翠琅玕,杏不多花月溜寒。
借得御书经自读,松风净洗石棋盘。
吾闻泰山云,触石无不至。
如何兹山中,有石象云气。
仙人事狡狯,幻化翻手易。
清飙吹衣裳,缥缈淩层巅。
玲珑峭壁下,杖策穷回旋。
名图谢模写,大巧无雕镌。
觱沸槛外泉,远出天柱阳。
清音映空谷,潜波涣寒塘。
昔人养灵芝,长年此山旁。
洄洑古涧深,蜿蜒层湍壮。
长年蓄飞泉,一决起豪宕。
高有百尺松,蓊郁蔽青障。
嬴秦乱天纲,猛志凌海水。
长驱万山石,鞭策无远迩。
馀威及兹地,夜半走百鬼。
昔贤所游地,道路行逶迤。
中分山腰半,倒插石脚危。
公生元祐时,名与日月垂。
苍山下孱颜,中有神龙栖。
神龙眇何许,一水涵清溪。
深藏岩壑古,迥破风烟低。
连峰路塸堮,幽洞摩苍穹。
石门松萝隘,伛偻趋儿童。
泠泠太古泉,环佩声丁东。
殊庭天柱西,微径罗荆榛。
驱车谷口亭,清气已迫人。
元锁为我开,灵关岂无津。
巍巍元盖天,岩穴閟仙宅。
别户穿虚明,层辉荡空碧。
神鼓振玉音,丹崖落琼液。
九山互锁碧烟深,路转花香恼客吟。
归鹤带云回谷口,潜蛟飞雪喷亭心。
洞中无计寻芝鼠,箬底犹闻捣药禽。
寻幽向何处,大涤山水好。
九峰拔奇秀,下有松石老。
白云和红叶,满径无人扫。
九锁山寒玉作围,红尘世事可曾知。
峰回似觉前无路,身到因思旧有诗。
云掩岩扉龙蛰冷,月明华表鹤归迟。
九锁山深隐洞天,一峰柱耸现云巅。
从兹可达栖真境,透入青霄会众仙。
山萦九锁路幽深,古木高森积翠阴。
自是仙家风景异,欣欣杖策步云林。
九天虎豹不守关,瑶京夜半堕尘寰。
化为青山故曲折,中有玉殿开仙班。
白龙天来三百丈,飞沫直下琉璃湾。
青山倚天分九峰,或踞虎豹蟠蛟龙。
奔霆白昼鞭玉虹,铁花冰激青蒙蒙。
中有浩劫元皇宫,仿佛昆阆双衡嵩。
万山低伏天柱起,郁郁琳宫锁幽邃。
泉声泻入松风寒,山光滴破云根翠。
仙人不归白日暮,箬下还丹已千岁。
九锁碧阴凉,行人古道长。
四山松雨过,一路稻云香。
怪瀑惊危磴,残蝉乱夕阳。
行尽青峰与碧溪,何须辛苦觅天梯。
九山不锁寻真路,自是人心到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