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昔年哭君兄,君侄才弁髦。
别来今几载,君侄如我高。
门前松柏树,垂垂添须绦。
江流同不废,文正一家书。
考据精汉学,朴质驾宋儒。
学问由此出,经济由此摅。
昔闻廉公言,曾受孔子戒。
讵惟莲社徒,严净超尘界。
洗心密以藏,义阐羲皇卦。
舍止修观非自性,舍观修止异真如。
马鸣旧有双修论,未及程门定性书。
酒阑江阁。
甚轻衾似水,羁人先觉。
梦到淮南,澹月微霜下帘幕。
古今词客。
生把黄金镌艳笔。
悱恻苍凉。
金粉繁华没夕阳,江皋新染夜来霜。
萧条几树芜城柳,一片秋声入锦囊。
忆昔风尘暗两京,北门此日赖真卿。
乾坤翻覆见忠节,臣子危亡置死生。
一柱数年支大厦,孤军千里重长城。
宵深倦绣。
细数铜壶漏。
剔尽釭花红似豆。
通神笔法得玄门,亲入长安谒至尊。
莫怪出来多意气,草书曾悦圣明君。
端溪石砚宣城管,王屋松烟紫兔毫。
更得孤卿老书札,人间无此五般高。
淮海同三入,枢衡过六年。
庙斋兢永夕,书府会群仙。
粉壁连霜曙,冰池对月圆。
秋水送归艎。
谁道轻帆滞故乡。
懊恼江头铁鹿子,长樯。
一别双亲半载馀,平安只接数行书。
离怀欲向花笺写,写到相思字却无。
兴亡毕竟属男儿,贱妾何关国事为。
从古诗人枉饶舌,总将倾国罪蛾眉。
今年二月扬江舲,烟中瞥见焦山青。
鹅毛风利那得泊,枯木堂远心洄潆。
夙闻周鼎不可见,仰首徒叹山岭嵤。
大雅久不作,旷世还相求。
古人志风教,落落殊难酬。
皇荂说里耳,与时俱迁流。
莲洋诗格驾渔洋,岳色河声镇大荒。
仙佛因缘拟裴孟,公卿赠送重钱郎。
布衣闻望倾三省,旅食艰难寄四方。
封罢虚堂思寂寥,残镫风幌影频招。
用同洴澼求龟药,饱羡侏儒忆炙鸮。
故我依人从枳化,新霜入鬓愧虫雕。
腾茂循声噪锦官,谁知儒吏铁为肝。
狼烽直促青萍吼,马革凭收玉骨残。
一片忠心丹化碧,九重恩诏纸回鸾。
欲凭家信劝加餐,愁里题诗下笔难。
为报课儿辛苦处,夜深镫火雨声寒。
唐祚延年六十余,旧名五代尽删除。
河东自可共和比,江左还应季汉如。
不羡子京添半臂,漫教无党注新书。
天籁荡空虚,风骚豁门户。
韩苏譬齐秦,李杜角晋楚。
代兴得涪翁,三驾复牛耳。
细玩乐天诗,情真语自挚。
虽乏建安骨,要具风人致。
颜谢穷幽深,雕刻非所志。
终始心为韩,美哉文成志。
韩亡乃归汉,出处必以义。
大义经激发,曷敢生退避。
人谓诗以穷而工,我谓工诗而后穷。
自古诗人多富贵,《雅》《颂》作者何雍容。
间有孤生一枝笔,不与群雅相和同。
二百年来无此作,宰相亦知公能诗。
何不荐公立廊庙,粗官垂老犹苦饥。
平生知己一永叔,谓公诗为《雅》《颂》遗。
平生秀句满江湖,诗亦穷人信有无。
莫笑后山穷已甚,我无知己似欧苏。
桃花扇,何由见,才子佳人缘一线。
欢时喜共桃花宴,合时笑对桃花面。
悲时红迸桃花溅,离时香醉桃花片。
西江诗派本然清,造句还如玉琢成。
百怪盘胸能匠物,孤岑晦迹恐沽名。
博桑日影桃花寺,韎韐风涛铁瓮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