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传经伏女画中人,自写桃源说避秦。


傥许携家作渔父,种花来结洞仙邻。

同年桂平黄少瀛,乞我诗寿张诗舲。
示我牛腰诗一束,寿诗舲者多公卿。


公卿满朝尽朱紫,持粱刺肥老且死。

悼红轩里笔花忙,院本重翻玉茗堂。


王是觉华仙警幻,可怜袍笏未收场。

菱花香瘦剧堪怜,更道蓝田玉化烟。


咒玉作仙香作佛,多生同管有情天。

恨未能离处士家,香零玉堕触情芽。


平生揾尽英雄泪,惯向人间吊落花。

菱镜愁秋怨折磨,西风颦损黛双娥。


琼花莫怪无人护,浊气熏天禄蠹多。

独怜天付与情痴,妃子琴言弟子诗。


此玉不磨香不灭,心头供养已多时。

牙筹不碍手亲操,坐拥雄赀意气豪。


毕竟商人能爱国,千秋义士有弦高。

画意诗情两并浓,王郎丘壑自罗胸。


小桥流水孤村路,著个看山谢叠峰。

弧矢男儿志四方,河山北望战云黄。


可怜竟背爷娘去,不共汪锜作国殇。

食厉偏难恃女媊,便非英物也悽然。


欲呼群力新中国,已失人间两少年。

全家避地古梅州,独客南归尚滞留。


夜夜雏魂梦中见,寒潮呜咽浪西楼。

望尔成人竟不成,中年哀感倍伤神。


青山何处埋儿骨,黯黯愁云隔凤城。

扁舟劫外侍东还,投劫安知在此间。


阿弟六龄兄十六,九泉风雨念家山。

频年痛哭为哀时,谁料今朝更哭儿。


拟遣灵龟向天问,挑灯和泪读韩诗。

走马旋看建节楼,中原王气未容收。


同扶日月尊皇极,再拓河山画禹州。


能识此时惟俊杰,安知吾辈不公侯?


罗浮风雨峨眉月,聊写天涯小别愁。

炎暑盛三伏,驾言得清游。


城南才里所,便有山林幽。


崇莲炫平堤,修竹绿高丘。

天子边人二使星,沧波一笑已扬舲。


大明照海阳乌近,黑雾迎潮水怪腥。


北貊左肩输策略,西垣右掖付仪刑。

客何为者,劝我曳长裾。
人所爱,热官耳,顾愁予。
不相如。

大家都待倚栏干,摘索幽花草棘闲。


方便春风无不到,忍教雪里一枝寒。

千年香火梵王宫,人去人来自不穷。


鸿雪行踪那可问,特留玉带镇山中。

担书徒步问程迷,夜叩林僧借榻栖。


焚膏尚自惊残梦,刻竹何因觅旧题。

古寺东林记昔游,芙蓉为径竹当楼。


同时学侣谁还在,屈指如今五十秋。

常嫌门外车,驱驰但扬尘。


今朝故人来,喜听声辚辚。


昔别自梁苑,分飞湘吴闽。

汉策御戎何大拙,却令红粉事和亲。


婵娟一去不复返,卫霍空惭作虎臣。


环佩归魂随汉月,琵琶弹泪湿胡尘。

衡阳坐叹无来雁,有客偏传雁字诗。


黄菊东篱谁共醉?


碧云南国重相思。


关山千里书归后,梁月三更梦破时。

骚客词心,绛唇歌语。
吴城合共天随住。
新巢元与旧巢邻,飞来燕子知门户。

清晨负手东篱畔。
是处霜凝遍。
杜陵无客共新醅。

停舟不发更歌诗,歌未成章意已悲。


注目沧波相别处,断肠荒陇独归时。

十人送行一人去,船头举手沙头语。


船开山转水急流,白云杳杳知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