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同是越人从小别,忽归乡里见皆惊。


湖边访旧知谁在,幕下留欢但觉荣。


望岭又生红槿思,登车岂倦白云程。

半似无名位,门当静处开。


人心皆向德,物色不供才。


酒兴春边过,军谋意外来。

在屈龙从蠖,乘伸鹄为凤。


言念子渊材,无惭部史贡。


讲德既有述,得贤能无颂。

松下有琴闲未收,一灯高为石丛留。


诗情似到山家夜,树色轻含御水秋。


小榼提携终永日,半斑容鬓漫生愁。

元帅楼船出治兵,落星山外火旗明。


千帆日助江陵势,万里风驰下濑声。


杀气晓严波上鹢,凯歌遥骇海边鲸。

秋风海上久离居,曾得刘公一纸书。


淡水心情长若此,银钩踪迹更无如。


尝忧座侧飞鸮鸟,未暇江中觅鲤鱼。

寒风萧瑟楚江南,记室戎装挂锦帆。


倚马未曾妨笑傲,斩牲先要厉威严。


危言昔日尝无隐,壮节今来信不凡。

坐近松风骨自寒,茅斋直拶白云边。


玄关不闭何人到,此事谁论在佛先。


天竺老师留一句,曹溪行者答全篇。

记室新诗相寄我,蔼然清绝更无过。


溪风满袖吹骚雅,岩瀑无时滴薜萝。


云外山高寒色重,雪中松苦夜声多。

吟近秋光思不穷,酷探骚雅愧无功。


茫然心苦千篇拙,瞑坐神凝万象空。


月上开襟当北户,竹边回首揖西风。

贵门多冠冕,日与荣辱并。


山中有独夫,笑傲出衰盛。


正直任天真,鬼神亦相敬。

幽居少人事,三径草不开。


隐几虚室静,闲云入坐来。


至道非内外,讵言才不才。

担锡归来竹绕溪,过津曾笑鲁儒迷。


端居味道尘劳息,扣寂眠云心境齐。


还似村家无宠禄,时将邻叟话幽栖。

独在西峰末,怜君和气多。


劳生同朽索,急景似倾波。


禅者行担锡,樵师语隔坡。

见说金台客,相逢只论诗。


坐来残暑退,吟许野僧知。


自喜幽栖僻,唯惭道义亏。

病来双树下,云脚上禅袍。


频有琼瑶赠,空瞻雪月高。


已知捐俗态,时许话风骚。

余兄天圣中,尚抑齐安守。


余遭所生忧,得归侍左右。


孤茕获苟存,朝夕赖诲诱。

北境烽烟急,南山战伐频。


抚绥初易帅,参画尽须人。


书记才偏称,朝廷意更亲。

西京无暑气,夏景似清秋。


天府来相辟,高人去自由。


江山通蜀国,日月近神州。

书记向丘门,旌幢夹谷尊。


从来游幕意,此去并酬恩。


雁叫嫌冰合,骢嘶喜雪繁。

凤凰台上望乡关,地老天荒故将闲。


自写鄂王词在壁,从头整顿旧河山。

谁能赤手斩长鲸,不愧英雄传里名。


撑起东南天半壁,人间还有郑延平。

宰相有权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


啼鹃唤起东都梦,沈郁风云已五年。

拜将坛高卓义旗,五洲睽目属雄师。


当时力保危台意,只有军前壮士知。

一笑相逢岂有期,因怀西崦话移时。


李公祠畔空馀月,陆子泉头旧有诗。


旅思悽悽非中酒,人情落落似残棋。

太常旧得同科第,幕府今还次姓名。


作记马周文已赡,书丹程邈隶尤精。


定知二美能传久,从此三家觉转荣。

繁极全分青帝功,开时独占上春风。


吴姬舞雪非真艳,汉后题诗是怨红。


远蝶恋香抛别苑,野莺衔得出深宫。

抛掷浟江旧钓矶,日参筹画废吟诗。


可能有事关心后,得似无人识面时。


官好近闻加茜服,药灵曾说换霜髭。

斯文久寂寞,谁应擅雕龙。


万事问伯始,今复得此公。


涛澜翻笔舌,锦绣蟠心胸。

老洪作语惊一世,笔力可敌千人军。


足下马驹今复出,纵横踏破岭头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