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昔岁曾投贽,关河在左冯。


庾公垂顾遇,王粲许从容。


首荐叨殊礼,全家寓近封。

将军死所胜沙场,凛凛君臣义不忘。


早识大伦捐二子,晚标奇节报先皇。


飞腾洒落千秋思,忠孝坚贞一室芳。

博带峨冠对旧臣,三年缄口讳维新。


仅将儿戏尘羹事,付与尸居木偶人。


绍述政行皆铁案,党人狱起又黄巾。

九百《虞初》小说流,神施鬼设诩兵谋。


明知篝火均狐党,翻使衣冠习狗偷。


养盗原由十常侍,诘奸惟赖外诸侯。

无端桴鼓扰京师,犹记昌陵鼎盛时。


今日黄天传角道,非徒赤子弄潢池。


冠缨且教宫人战,绣镼还充司隶仪。

寥寥官舍静于僧,虽有园亭亦倦登。


桃杏花阴流似水,图书滋味冷如冰。


坐观棨戟惭无状,归扫松楸恨未能。

仕路风波避陆沉,畏途犹落在云林。


九原未雪残碑恨,尺土难同让畔心。


翻覆交情谁白首,炎凉世态问黄金。

隐几看云永日闲,已拚身世不相关。


何缘滟滪生平地,谁道豺狼只在山?


三径幽栖宜野服,百年多病梦朝班。


从今好构溪边屋,只许群鸥共往还。

尽是湖山去住人,闻名何似乍相亲。


论心输我栖云老,问世还他居士身。


万古兴衰花上露,两朝形迹镜中春。

尘土装怀不可论,伤心夏凊与冬温。


西风南涧萧萧竹,犹有范翁时到门。

诗来增我思亲念,愁对秋山气象高。


糁糁黄花惊节物,东篱徒有鬓萧骚。

嗣圣中天日,遗氓忆汉时。


一王新盛礼,万国贺重熙。


官爵沾寰宇,光明冠本支。

处世儒宫井臼贫,偶怀铜刻逐观宾。
汉家炫鬻盈千数,却用淄川牧豕人。
诏版熏芝矞露浓,千龄华旦此亲逢。
平刑六百叨优秩,已愧琅邪邴曼容。
平日少游思郡掾,当年邓禹志功曹。
如何一命联州刺,更冠灵峰赑屃鳌。
涉秋苦多阴,婵娟喜见乍。
天巧竟作难,借此三五夜。
屯云滃四面,如骛俗士驾。
布衣初拂洛京尘,犹是当年从我身。
半夜话穷三十载,一时指屈数千人。
凤皇鹖雀元非误,桃李甘棠久更真。
是何世界任戕残,警吏施威六月寒。
削足妄思求适屦,髡头谬说庆弹冠。
时无美鬒人人鬝,家有金莲步步难。
东头斗龙西头虎,杂糅万类为刀俎。
草木江山腥血流,乾坤橐钥变机弩。
叹我生时何不辰,极目中原生莽榛!汉武、唐宗不复作,争长黄池付夷人!
今日四万万生民,蠖屈谁能不求伸!朝廷不为鼓舞计,坐视外人立两甄。
昔日大坪聚健儿,沿山沿海驱岛夷。
风声鹤唳八公兵,篝火狐鸣五丈旗。
义旗一扬一再起,三载东洋惊祸水。
婪尾筵开倍惜春,蓬莱清浅早扬尘。
梦馀北海编新录,岭外东坡感旧因。
却听红牙多换羽,难逢白发尚联茵。
春蚕到老尚抽丝,怅忆荃荪赋楚辞。
北地佳人愁独立,西江明月照相思。
云龙事业随波逝,香火因缘感佛慈。
往事梁园付水流,梦魂时复夜深游。
平津待士三生契,杜曲还乡两鬓秋。
薄宦辛勤馀薄禄,浮生飘泊感浮沤。
青山如有情,向人呈偃蹇。
我本山中人,一出偶忘反。
崎岖半天下,始觉居山稳。
连蹇拙进宦,艰难眛理生。
一事且不免,况欲二者并。
忍穷分所安,不为世所萦。
晨起坐高斋,鸟啼幽寂破。
小儿具文墨,信手供日课。
既无宠辱惊,又不至寒饿。
罢书掩关卧,窗牖乱清樾。
风枝惊宿鸟,扎扎畏颠越。
叶声走前庭,误听雨未歇。
负暄颓檐下,病骨喜新霁。
微风动天宇,木叶陨虚砌。
缅怀平生事,奔走愧非计。
行园持橐人两三,板屋寻丈如僧龛。
景翁老健癖茗饮,亲点分啜资雄谈。
再期肝脾尚此味,坐处形影成优昙。
雨后惊涛激箭催,为君停棹把离杯。
宦游向老令人笑,别恨伤春触处来。
故国未归江令宅,全家且上子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