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昔八卦兆而天人之理著,九畴序而帝王之应明。
虽可以知从德获自天之祐,违道陷神听之罪,然未详举征效,备考幽明,虽时列鼎雉庭谷之异,然而未究者众矣。
至于鉴悟后王,多有所阙。

嘉禾,五谷之长,王者德盛,则二苗共秀。
于周德,三苗共穗。
于商德,同本异穟。

麒麟者,仁兽也。
牡曰麒,牝曰麟。
不刳胎剖卵则至。

夫体睿穷几,含灵独秀,谓之圣人,所以能君四海而役万物,使动植之类,莫不各得其所。
百姓仰之,欢若亲戚,芬若椒兰,故为旗章舆服以崇之,玉玺黄屋以尊之。
以神器之重,推之于兆民之上,自中智以降,则万物之为役者也。

宋武帝永初元年十月辛丑,荧惑犯进贤。
占曰“进贤官诛”十一月乙卯,荧惑犯填星于角。
占曰“为丧,大人恶之”一曰“兵起”十二月庚子,月犯荧惑于亢。

晋简文咸安元年十二月辛卯,荧惑逆行入太微,二年三月犹不退。
占曰“国不安,有忧”是时,帝有桓温之逼,恒怀忧惨。
七月,帝崩。

晋惠帝元康二年二月,天西北大裂。
按刘向说“天裂,阳不足。
地动,阴有余”是时人主拱默,妇后专制。

言天者有三家,一曰宣夜,二曰盖天,三曰浑天,而天之正体,经无前说,马《书》、班《志》,又阙其文。
汉灵帝议郎蔡邕于朔方上书曰“论天体者三家,宣夜之学,绝无师法。
《周髀》术数具存,考验天状,多所违失。

汉《鼙舞歌》五篇:《关东有贤女》、《章和二年中》、《乐久长》、《四方皇》、《殿前生桂树》。


魏《鼙舞歌》五篇:《明明魏皇帝》、《太和有圣帝》、《魏历长》、《天生烝民》、《为君既不易》。
魏陈思王《鼙舞歌》五篇:


《圣皇篇》,当《章和二年中》:圣皇应历数,正康帝道休。

《但歌》四曲,出自汉世。
无弦节,作伎,最先一人倡,三人和。
魏武帝尤好之。

蔡邕论叙汉乐曰:一曰郊庙神灵,二曰天子享宴,三曰大射辟雍,四曰短箫铙歌。
晋郊祀歌五篇,傅玄造:


天命有晋,穆穆明明。
我其夙夜,祗事上灵。

孔子闲居,子夏侍。
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
四方有败,必先知之。

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

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
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
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

七十四年刚送过,今年添作五年来。


从前饶算没一马,向后猜阄知几枚。


菜子筋骸强可舞,吴儿心性老仍呆。

刺眼新黄见晓枝,众皆争早独何迟。


晚成霜下真能奈,静寄篱根不自卑。


聊补一年秋淡薄,追嫌九日事参差。

小阁棂窗风自推,手添香炷拨炉灰。


残年送病诗中去,淑气将春雨里回。


午案待尝新茁韭,阳檐思访欲开梅。

短日促解缆,起程霜鬓蓬。


岸姿微雨润,人影淡波通。


一鸟没虚碧,数枫留晚红。

换辇登门卷御帘,侍中承制舍人宣。


凤书乍脱金鸡口,一派欢声下九天。

骄阳煽馀威,热恼若昏醉。


邀凉卧虚棂,顿觉景象异。


乾坤若黟漆,相对不相视。

地僻多清事,林深远暑威。


短桡浮晓涨,瘦策破烟霏。


讨胜穿云峤,寻幽入翠微。

太平寰海扇皇风,千载风云喜际逢。


行见版图恢旧宇,泰山父老徯东封。

我将清庙周诗颂,泰畤汾阴汉史书。


献赋可无徐穆伯,贡谀何取马相如。

曾闻宝庆老人言,不见亲郊四十年。


何幸圣时瞻盛举,咏歌留作画图传。

子云无分从甘泉,留滞犹胜叙史迁。


瑞应可书郊祀志,熙功宜被奉常弦。

启蛰而郊月建寅,新元颁赦又颁春。


端闱拜了熙成表,朝会移班贺紫宸。

祝史无私本为民,大和丕应泰阶平。


昕庭未受群臣贺,先过东朝谢礼成。

万骑云从簇锦围,内官排办马如飞。


九重阊阖开清晓,太母登楼望驾归。

喜看回仗自青城,十里东风五色云。


露布西来天一笑,舆图新复广安军。

锦幕千家尽贵豪,万花呈晓翠帘高。


数声掣电惊清跸,一点红云认御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