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海枯泣尽天吴泪。
又涨经天河水。
万古鱼龙,雷收电卷,宇宙刹那间戏。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慧能度。
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
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
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

僧志彻,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
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亡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
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
来礼祖师,头不至地。
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

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
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在,性去王无。
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

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
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
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
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

露下空林百草残,临风有恸奠椒兰。


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


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

无端河伯怒,秋水决丘岑。


不见黄龙负,徒劳白马沉。


提壶公竟渡,衔石妾何任。

激烈箜篌引,千秋怨渡河。


秦城崩欲尽,齐国旱应多。


比翼沉青鸟,同心折玉荷。

慷慨穹庐下,抽刀割玉颜。


血含天上日,魂绕汉时关。


凤翼无人托,龙髯有女攀。

自有闺中月,清光照越州。


天狼难至曙,塞马不长秋。


翁主徒污国,娥亲定报仇。

汉女元龙种,萧郎是凤俦。


身随天柱折,泪逐帝星流。


皦日从来誓,高霞不可求。

岁月人间岂待深,等闲兴废递相寻。


只应节妇坟头月,还照当年茂宰心。

昔年夫君死漳戍,恨不从之泉下去。
有弟万里负骨归,获鹿原头与封树。
是时孤儿方学行,天地容身复何处。
步上大云巅,徘徊盻雷电。
青草翳寒原,累累二坟见。
移步抚残碑,浩歌泪如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