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若行,是名真性。
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
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
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
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
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
何以故?
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
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
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
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
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
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
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
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
譬如雨水,不从无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
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
缘邪见障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
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
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
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
《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
《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
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
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
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无有是处。
何以故?
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
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翻译
以上为六祖坛经 · 般若 · 第二节的翻译。
注释
以上为六祖坛经 · 般若 · 第二节的注释。
评析
以上为六祖坛经 · 般若 · 第二节的评析。
赏析
以上为六祖坛经 · 般若 · 第二节的赏析。
拼音版
liù zǔ tán jīng bō rě dì èr jié。
六祖坛经 · 般若 · 第二节。
huì néng。
慧能。
shàn zhī shí,
善知识,
mí rén kǒu niàn,
迷人口念,
dāng niàn zhī shí,
当念之时,
yǒu wàng yǒu fēi。
有妄有非。
niàn niàn ruò xíng,
念念若行,
shì míng zhēn xìng。
是名真性。
wù cǐ fǎ zhě,
悟此法者,
shì bō rě fǎ xiū cǐ xíng zhě,
是般若法;修此行者,
shì bō rě xíng。
是般若行。
bù xiū jí fán,
不修即凡,
yī niàn xiū xíng,
一念修行,
zì shēn děng fú。
自身等佛。
shàn zhī shí,
善知识,
fán fū jí fú,
凡夫即佛,
fán nǎo jí pú tí。
烦恼即菩提。
qián niàn mí jí fán fū,
前念迷即凡夫,
hòu niàn wù jí fú。
后念悟即佛。
qián niàn zhe jìng jí fán nǎo,
前念着境即烦恼,
hòu niàn lí jìng jí pú tí。
后念离境即菩提。
shàn zhī shí,
善知识,
mó hē bō rě bō luó mì zuì zūn zuì shàng zuì dì yī。
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
wú zhù wú wǎng yì wú lái,
无住无往亦无来,
sān shì zhū fú cóng zhōng chū。
三世诸佛从中出。
dāng yòng dà zhì huì dǎ pò wǔ yùn fán nǎo chén láo,
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
rú cǐ xiū xíng,
如此修行,
dìng chéng fó dào,
定成佛道,
biàn sān dú wèi jiè dìng huì。
变三毒为戒定慧。
shàn zhī shí,
善知识,
wǒ cǐ fǎ mén,
我此法门,
cóng yì bān ruò shēng bā wàn sì qiān zhì huì。
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
hé yǐ gù wèi shì rén yǒu bā wàn sì qiān chén láo,
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
ruò wú chén láo,
若无尘劳,
zhì huì cháng xiàn,
智慧常现,
bù lí zì xìng。
不离自性。
wù cǐ fǎ zhě,
悟此法者,
jí shì wú niàn,
即是无念,
wú yì wú zhe,
无忆无著,
bù qǐ kuáng wàng,
不起诳妄,
yòng zì zhēn rú xìng,
用自真如性,
yǐ zhì huì guān zhào。
以智慧观照。
yú yī qiè fǎ,
于一切法,
bù qǔ bù shě,
不取不舍,
jí shì jiàn xìng chéng fó dào。
即是见性成佛道。
shàn zhī shí,
善知识,
ruò yù rù shén shēn fǎ jiè,
若欲入甚深法界,
jí bō rě sān mèi zhě,
及般若三昧者,
xū xiū bō rě xíng,
须修般若行,
chí sòng jīn gāng bō rě jīng,
持诵《金刚般若经》,
jí dé jiàn xìng。
即得见性。
dāng zhī cǐ jīng gōng dé,
当知此经功德,
wú liàng wú biān,
无量无边,
jīng zhōng fēn míng zàn tàn,
经中分明赞叹,
mò néng jù shuō。
莫能具说。
cǐ fǎ mén shì zuì shàng chéng,
此法门是最上乘,
wèi dà zhì rén shuō,
为大智人说,
wèi shàng gēn rén shuō。
为上根人说。
xiǎo gēn xiǎo zhì rén wén,
小根小智人闻,
xīn shēng bù xìn,
心生不信,
hé yǐ gù pì rú tiān lóng xià yǔ yú yán fú tí,
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
chéng yì jù luò,
城邑聚落,
xī jiē piāo liú,
悉皆漂流,
rú piào cǎo yè ruò yǔ dà hǎi,
如漂草叶;若雨大海,
bù zēng bù jiǎn。
不增不减。
ruò dà chéng rén,
若大乘人,
ruò zuì shàng chéng rén,
若最上乘人,
wén shuō jīn gāng jīng,
闻说《金刚经》,
xīn kāi wù jiě。
心开悟解。
gù zhī běn xìng zì yǒu bō rě zhī zhì,
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
zì yòng zhì huì,
自用智慧,
cháng guān zhào gù,
常观照故,
bù jiǎ wén zì。
不假文字。
pì rú yǔ shuǐ,
譬如雨水,
bù cóng wú yǒu,
不从无有,
yuán shì lóng néng xìng zhì,
元是龙能兴致,
lìng yī qiè zhòng shēng,
令一切众生,
yī qiè cǎo mù,
一切草木,
yǒu qíng wú qíng,
有情无情,
xī jiē méng rùn,
悉皆蒙润,
bǎi chuān zhòng liú,
百川众流,
què rù dà hǎi,
却入大海,
hé wéi yī tǐ。
合为一体。
zhòng shēng běn xìng bō rě zhī zhì,
众生本性般若之智,
yì fù rú shì。
亦复如是。
shàn zhī shí,
善知识,
xiǎo gēn zhī rén wén cǐ dùn jiào,
小根之人闻此顿教,
yóu rú cǎo mù gēn xìng xiǎo zhě,
犹如草木;根性小者,
ruò bèi dà yǔ,
若被大雨,
xī jiē zì dào,
悉皆自倒,
bù néng zēng zhǎng,
不能增长,
xiǎo gēn zhī rén,
小根之人,
yì fù rú shì。
亦复如是。
yuán yǒu bō rě zhī zhì,
元有般若之智,
yǔ dà zhì rén gèng wú chā bié,
与大智人更无差别,
yīn hé wén fǎ bù zì kāi wù yuán xié jiàn zhàng zhòng,
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障重,
fán nǎo gēn shēn,
烦恼根深,
yóu rú dà yún fù gài yú rì,
犹如大云覆盖于日,
bù dé fēng chuī,
不得风吹,
rì guāng bù xiàn。
日光不现。
bō rě zhī zhì yì wú dà xiǎo,
般若之智亦无大小,
wèi yī qiè zhòng shēng zì xīn mí wù bù tóng,
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
mí xīn wài jiàn,
迷心外见,
xiū xíng mì fú,
修行觅佛,
wèi wù zì xìng,
未悟自性,
jí shì xiǎo gēn。
即是小根。
ruò kāi wù dùn jiào,
若开悟顿教,
bù zhí wài xiū,
不执外修,
dàn yú zì xīn cháng qǐ zhèng jiàn,
但于自心常起正见,
fán nǎo chén láo,
烦恼尘劳,
cháng bù néng rǎn,
常不能染,
jí shì jiàn xìng。
即是见性。
shàn zhī shí,
善知识,
nèi wài bú zhù,
内外不住,
qù lái zì yóu,
去来自由,
néng chú zhí xīn,
能除执心,
tōng dá wú ài,
通达无碍,
néng xiū cǐ xíng,
能修此行,
yǔ bō rě jīng běn wú chā bié。
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shàn zhī shí,
善知识,
yī qiè xiū duō luó jí zhū wén zì,
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
dà xiǎo èr chéng,
大小二乘,
shí èr bù jīng,
十二部经,
jiē yīn rén zhì,
皆因人置,
yīn zhì huì xìng,
因智慧性,
fāng néng jiàn lì,
方能建立,
ruò wú shì rén,
若无世人,
yī qiè wàn fǎ běn zì bù yǒu,
一切万法本自不有,
gù zhī wàn fǎ běn zì rén xìng。
故知万法本自人兴。
yī qiè jīng shū,
一切经书,
yīn rén shuō yǒu,
因人说有,
yuán qí rén zhōng yǒu yú yǒu zhì,
缘其人中有愚有智,
yú wèi xiǎo rén,
愚为小人,
zhì wèi dà rén。
智为大人。
yú zhě wèn yú zhì rén,
愚者问于智人,
zhì zhě yǔ yú rén shuō fǎ,
智者与愚人说法,
yú rén hū rán wù jiě xīn kāi,
愚人忽然悟解心开,
jí yǔ zhì rén wú bié。
即与智人无别。
shàn zhī shí,
善知识,
bù wù jí fú shì zhòng shēng,
不悟即佛是众生,
yī niàn wù shí,
一念悟时,
zhòng shēng shì fú。
众生是佛。
gù zhī wàn fǎ jǐn zài zì xīn,
故知万法尽在自心,
hé bù cóng zì xīn zhōng,
何不从自心中,
dùn jiàn zhēn rú běn xìng pú sà jiè jīng yún wǒ běn yuán zì xìng qīng jìng,
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
ruò shí zì xīn jiàn xìng,
若识自心见性,
jiē chéng fó dào。
皆成佛道。
jìng míng jīng yún jí shí huò rán,
《净名经》云:即时豁然,
hái dé běn xīn。
还得本心。
shàn zhī shí,
善知识,
wǒ yú rěn hé shàng chù,
我于忍和尚处,
yī wén yán xià biàn wù,
一闻言下便悟,
dùn jiàn zhēn rú běn xìng。
顿见真如本性。
shì yǐ jiāng cǐ jiào fǎ liú xíng,
是以将此教法流行,
lìng xué dào zhě dùn wù pú tí,
令学道者顿悟菩提,
gè zì guān xīn,
各自观心,
zì jiàn běn xìng。
自见本性。
ruò zì bù wù,
若自不悟,
xū mì dà shàn zhī shí,
须觅大善知识,
jiě zuì shàng chéng fǎ zhě,
解最上乘法者,
zhí shì zhèng lù。
直示正路。
shì shàn zhī shí yǒu dà yīn yuán,
是善知识有大因缘,
suǒ wèi huà dǎo lìng dé jiàn xìng。
所谓化导令得见性。
yī qiè shàn fǎ,
一切善法,
yīn shàn zhī shí néng fā qǐ gù。
因善知识能发起故。
sān shì zhū fú shí èr bù jīng,
三世诸佛、十二部经,
zài rén xìng zhōng běn zì jù yǒu,
在人性中本自具有,
bù néng zì wù,
不能自悟,
xū qiú shàn zhī shí,
须求善知识,
zhǐ shì fāng jiàn。
指示方见。
ruò zì wù zhě,
若自悟者,
bù jiǎ wài qiú,
不假外求,
ruò yī xiàng zhí wèi xū tā shàn zhī shí wàng dé jiě tuō zhě,
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望得解脱者,
wú yǒu shì chù。
无有是处。
hé yǐ gù zì xīn nèi yǒu zhī shí zì wù,
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
ruò qǐ xié mí,
若起邪迷,
wàng niàn diān dǎo,
妄念颠倒,
wài shàn zhī shí suī yǒu jiào shòu,
外善知识虽有教授,
jiù bù kě dé。
救不可得。
ruò qǐ zhèng zhēn bō rě guān zhào,
若起正真般若观照,
yī chà nà jiān,
一刹那间,
wàng niàn jù miè。
妄念俱灭。
ruò shí zì xìng,
若识自性,
yī wù jí zhì fú dì。
一悟即至佛地。
以上为六祖坛经 · 般若 · 第二节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