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混元盘古为之母,汗漫安期为之友。


枝条上挂蜺连蜷,劫火不坏其天全。


雷雨不惊其生厚,春秋巧历莫能知。

两章宛转复清哀,读到鱼梁首重回。


便使短笺无姓字,也应知自艾轩来。

五年不说空山雨,今夜鱼梁著钓船。


为问故人今健否,桄榔叶暗瘴江边。

袂判平山十五年,喜迎召节下楼船。


交情一见岁寒在,世事几番春梦然。


我亦将归谋佚老,公今此去类登仙。

天赋经纶满壮怀,饱于扬历老其才。


江东见谓无卿比,今世谁能舍我哉。


岭表分弓宽上顾,淮头弄印待公来。

手袖朱弦绿绮琴,身虽湖海调山林。


家园千里归心切,朋友中年别恨深。


国事艰难殚我力,世情巧令听渠任。

百尺楼前舣去桅,元龙豪气肯低徊。


昔从桂岭访梅去,今自荆江载月回。


敢拟王刘曾主客,应嗤瑜逊等舆台。

畴昔风云共壮游,笑吴夏口蜀江油。


我犹乘险凛孤注,君早得闲先几筹。


目底阿蒙元龌龊,膝间文度尽风流。

别公知阅几桑阴,玉笋山中旧隐寻。


郾暮联镳来自旧,泾舟共楫继由今。


一门翁季芝兰味,四海弟兄金石心。

佛宫奇品号磂黄,黄縠笼珠径寸光。


种异却轻萍有实,味甘全胜蔗为浆。


南人拭目惊稀见,北客流涎试一尝。

邻境缄驰荔子丹,黄堂矜诧满雕盘。


香收残爇馀龙脑,笺写新诗掩凤团。


咀嚼定嫌琼液薄,形容更比水精寒。

浩如潮水出东溟,勇似云梯破铁城。


谈柄交挥逾月久,吟毫相抗几时平。


清驩返向尘劳得,佳集元非计构成。

烟花苒苒裹江亭,云霭纷纷接暮城。


物态除非诗可写,旅怀唯藉酒能平。


燕知社节来何早,莺怯春寒语未成。

故园坟树想青葱,寒食风光泪眼中。


自痛不如伧父子,纸钱犹挂树头风。

上庸寒食已无花,山木青青吐嫩芽。


此日伤心九原路,想无鸡犬祇鸣鸦。

年老未归老,旬休那得休。


将迎金屋客,方便石门游。


白浪海之怒,玄云天也愁。

滞舟推若泥,逆水去如还。


已历三辰次,才行十里间。


千斯吾命薄,独尔破天悭。

鲤非悭授伋,点岂吝传参。
内弃元和脚,旁求一祖心。
能容石攻玉,会使铁成金。
乃翁穷古学,之子广家声。
头不容高枕,心无外短檠。
床头周易熟,角上汉书精。
寄包古刹客过门,煨芋残炉晚未温。
万里风尘迷远望,三峰文献接诸孙。
湖山春动饶佳趣,杖履时来共至言。
意不求全那得毁,本来知足岂须多。
世途何处非乘险,古井如今已不波。
缘督更须师漆吏,乞墦可使愧邹轲。
除却壶中日月长,不知何处是真常。
等闲铅汞自生死,从古薰莸更臭香。
粪扫袍边觅钟吕,步虚曲里换伊凉。
行止非人所可为,疏慵何事不违时。
已惊梦里鸡鸣早,翻笑人间鹤到迟。
剡曲船回空此兴,洞庭飞过怕渠知。
名公为政记当年,老骥长驱不受鞭。
破柱摘奸风力在,伐棠遗爱口碑传。
郡符脱略还开径,戴礼精深晚事笺。
越水楚山同一云,几人皓首谈雄文。
长松落落倚苍璧,老凤迟迟翔紫氛。
万里风云看石火,百年人事付朝曛。
雄兵百万沂长江,鼓吹喧阗导羽幢。
五岭只期明日度,三苗应是望风降。
天连楚水青于靛,船过庐山翠入窗。
远统王师过九江,劳君候我碧油幢。
几回梦想何时见,一见心从此日降。
舟次匆匆分别驾,樽前草草叙同窗。
旧日重阳厌旅装,而今身世更悲凉。
愁添白发先春雪,泪著黄花助晚霜。
客馆病馀红日短,家山信断碧云长。
九渊亭上二三子,见说年来事事新。
隔水不容招手唤,曲窗已有画眉人。
酴醾香好急携酒,鶗鴂声繁催送春。
春风本自掣肘去,那更病留过一旬。
满眼山川虽不改,连天桃李已成尘。
银河谁与洗兵马,宝唾安能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