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殿隐芙蓉外,亭开薜荔中。


山光寒带雨,湖色净连空。


作赋携词客,行歌伴钓翁。

万山苍翠合,流水晚潇潇。


雾里瑶台出,云中绛节朝。


桃花开绝涧,松影落层霄。

槛立孤峰上,窗开万岭西。


霞光流紫极,日影抱丹梯。


绮树三春长,金芝五色齐。

宣皇游幸日,千骑转晴沙。


殿绕骊山树,窗开绣岭花。


星辰留御辇,云雾锁仙槎。

飞流望不极,缥缈挂长川。


天际银河落,峰头玉井莲。


波光迥太液,云气引甘泉。

梵阁千寻起,雕坛一径斜。


僧归迷翠巘,客至扫青霞。


竹里分香积,松间转法华。

梵刹金银布,花香绕碧栏。


断崖交桧柏,飞瀑洒琅玕。


霞起天台暮,云生岳麓寒。

楼阁盘苍巘,香灯隐翠微。


竹间泉溜发,临赏澹忘归。


立沼窥鱼泳,俯槛见云飞。

春风拍天梯,夕舂堕寒浦。


潭潭水晶宫,滟滟赤金柱。


汞炉煮丹砂,酿作九霞醑。

寺占湖边数亩山,杖藜偷得一朝闲。


昨朝恰别居巢长,又喜新诗在壁间。

秀野班春过梵宫,贤僚况复肯相从。


风缘御寇来幽穴,云为渊明出远峰。


柳色直将波共绿,花光疑与酒争浓。

世传三穴起长风,此理诚难识所从。


觉性未能参七祖,禅扃聊欲访千峰。


桃溪溯日红霞烂,麦陇酣春翠浪浓。

不到白云今几秋,幸陪骢马得同游。


青山绿水仍依旧,涧草汀花不管愁。


万里乾坤归眼底,百年忧乐到心头。

尺蠖之屈以求信,闭户青山足净因。


一句分明无量寿,莲华瓣瓣口中春。

五十年前事若何,于今特地且誵讹。


便休欲更教谁识,倚笑春风不较多。

山中楼台一何丽,路人告是碧云寺。
入门莫问造者谁,建寺以来初见此。


黄金为中门,白玉为四墙。

堂辞白玉前,寺到碧峰下。


石幢插渚波,贝叶翻般若。


循除决清泉,此境极潇洒。

鸟道千盘迥,羊肠一径斜。


年年二三月,红杏碧桃花。

群山开宝地,忆昔杖藜过。


石洞馀冰雪,岩泉净薜萝。


虚空尘虑尽,疏散胜缘多。

行李秋将老,停鞭日已西。


深村见人少,孤寺与云齐。


试问沾微禄,何如返故栖。

莫色落疲驴,荒郊暝绿芜。


看山迷大野,失道问樵夫。


土锉烟俱寂,荆扉夜独呼。

风霜高洁天意寒,扪萝石壁不作难。


跻攀古寺地陡宽,中有定僧琐玄关。


静听鸟声人意闲,六尘扫除法观还。

扶舆窈窕入山家,一道溪流浅见沙。


春色不因寒意少,冷烟和雨澹梅花。

落日松亭上,疏钟云外清。


泉源随径转,溪月枕流明。


洗钵闻花气,开林散鸟声。

松房碧云里,云壑昼凄凄。


山翠席间落,雨花檐外低。


清钟疏古木,香涧拂晴霓。

借问禅林景若何,半天楼殿冠嵯峨。


莫言暑气此中少,自是清风高处多。


岌岌九峰晴有雾,弥弥一水远无波。

阁临偏险寺当山,独坐西城笑满颜。


四野有歌行路乐,五营无战射堂闲。


鼙和调角秋空外,砧办征衣落照间。

像阁与山齐,何人致石梯。


万烟生聚落,一崦露招提。


斋月人来上,残阳鸽去栖。

灵峰环御苑,宝地敞仙筵。


磴道湖边出,重关木杪悬。


危岩深吐月,曲洞细生烟。

精庐高傍玉蝉峰,采葛歌成意更浓。


把臂共挥花下麈,连床同听佛前钟。


覆棋怜尔如王粲,倒屣何人是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