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华榱胜概实相兼,却笑滕王诧栋帘。


海内一云高出岫,江南列嶂杳平檐。


作霖锡命宜爰立,维石兴歌正具瞻。

云屋久住大云山,我亦云中借半间。


未愁此地云封浅,拟带朱陵一洞还。

系艇黄云下,黄云几度歌。


登高云压帽,度密雨沾蓑。


瀑涧宵鸣瑟,山花昼拥罗。

忆昨曾携李仲子,酾酒遥登瀫江渚。


美人一去秋水寒,望望蒹葭隔烟浦。


朝真洞口饶白云,尺书天际时相闻。

万井楼台夕照间,青烟明灭锁林峦。


凭谁写寄中原客,一片关仝画里山。

石磴千盘上翠岑,回看秋色半兰阴。


携琴共识仙郎过,曳杖重占太乙临。


病里河山双极目,狂来天地一论心。

浊酒虚亭共解颜,岁星双伴客星闲。


云藏翠竹迷深径,日落丹枫照暮山。


赐履渐回金阙梦,鸣珂初散玉堂班。

落日壶觞兴未回,飘然蓝舆问崔嵬。


飞樯夹汉双流下,画槛浮空万堞开。


岸草似留湘客怨,池莲能识谢公来。

英英山中云,苍苍云外山。
云山偃蹇若高士,不傍贵人门户间。


藕堂老人家四壁,诗句曾参浣花客。

龙舒富山水,白云又其角。


七峰互回环,仰见天一握。


古木森建幢,苍藤大张幄。

若个大圆镜,处处山河影。


谁谓懒拙翁,而能作斯景。


繄予说是语,未免胪窥井。

青山在屋上,白云在山椒。


中有一羽人,如鹤不可招。


手挥绿绮琴,和以紫玉箫。

为爱烟花可挂怀,并供幽思上灵台。


缙云直拔空青起,落水横吞野翠来。


欲界曲随仙境变,好花争映画屏开。

未及衰年便挂冠,先生原不负青山。


长竿野艇江湖外,黄菊清樽杖履间。


童稚阶前调鹤舞,阿儿天上侍龙颜。

白云高锁上方幽,有客乘秋赋胜游。


石涧菖蒲人不识,安期黄鹤自深愁。


台隍远近分夷夏,宫殿依稀逼女牛。

富贵功名梦里人,谁知苦乐正相邻。


回头大有甘心处,须信身贫道未贫。

江声喧草阁,雨气湿枫林。


云外青螺影,匡庐几许深。

楚国春花伤客情,台居频梦秣陵城。


名山忽向殊方得,客路如从故里行。


碧水护田生野兴,黄鹂穿竹送歌声。

衡岳有馀秀,大云如削成。


春烟浓染树,晴嶂曲连城。


采药怀仙隐,经丘畅野情。

澄澹寒江沙渚。
摇漾平明烟缕。
十里帆樯,千林萧寺,半天钟鼓。

晚烟无极,乱山围郭,登眺长记儿时。
楼名多景,江涵残照,迁客是处留题。
自童年去国,■■■、谁异同归。

美人别我还楚封,遥望云山如画中。


忆昔燕市初相逢,年少意气双飞鸿。


朅来射策披心胸,五云旭日蓬莱宫。

禅房远在东山下,千尺青松一片云。


偃蹇不随龙起蛰,清高还与鹤为群。


窗间挂锡寻珠树,石上看经识贝文。

山中之人兮云为徒,飘摇太虚中其迹安可拘。
朝溶溶兮山巅,夕泄泄兮山隅。


长风吹度山海上,遥见楼阁青模糊。

远山如眉,近山如茨。
洲渚盘互,林木纷披。
云浓浓以凝宇,烟淡淡而凌陂。

水国通吴会,茆堂背楚皋。


树含春雨润,云挟晚风高。


幽想栖文豹,深疑叫绿猱。

我性颇爱菊,手栽满东篱。
苦遭风雨妒,花事今年衰。


秋色殊冷淡,不堪饰茅茨。

绝好亭园又会文,六朝裙屐集如云。


长卿后至才居右,考叔先登勇冠军。


佳节莺花春过半,小楼风月夜平分。

松石依然在,重来宿画楼。


欲将魂共语,偏觉梦难求。


萤火沾帷冷,泉声咽砌幽。

天东日出天西入,万里虬鳞散原隰。


日东之僧度海来,袖里江山云气湿。


愿乘云气朝帝乡,大千世界观毫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