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伤心今日是何日,忍死遣民泪眼枯。


从此中原虚正朔,遂令骄虏擅皇都。


魂依凤辇排阊阖,血洒龙髯泣鼎湖。

东园延袤不论亩,树梓成行俱楚楚。


方池弥漫涨涟漪,藕花清酣娇欲语。


临流新筑沧浪亭,斧斤断手邀落成。

年来生计一轻舠,晨出晡归岂惮劳。


谢客儿山存胜致,佛泥涅日往游遨。


波间星斗沈光冷,月里山河结影高。

大明御宇临万方,顾惭内政翊陶唐。


鸾鸣凤舞向平阳,秦楼鲁馆沐恩光。


无心为子辄求郎,雄才七步谢陈王。

已是春风酿雪香,月波斜浸玉肌凉。


如何不入荆王梦,却逼何人要洗妆。

雨迷云梦梦迷春,只自将春认不真。


莫笑独醒人索莫,也须曾是洗妆人。

好花移入赵家堂,当日谁将比六郎。


解语自能留醉客,倾城元不数诸姜。


小池幻出西湖景,美种分来玉井香。

若耶溪上我曾游,不似君家景致幽。


别有乾坤藏雨露,更无花卉并夷犹。


袭人香气清吟骨,蘸水浓妆豁酢眸。

谁移仙种自濂溪,几朵红妆出水齐。


帘幕风来香远近,阑干月上影高低。


但教有酒供清赏,不怕无诗入品题。

绿水薰风出绛莲,濂溪丰韵小窗前。


清标不愧名君子,窈窕何曾让水仙。


丹脸笑回霞彩艳,翠钿香浥露珠圆。

故人顾我过衡门,握手平生此夕论。


细雨霏微春馆酌,遏云缭绕夜歌喧。


盘堆笋蕨无甘脆,业继箕裘有子孙。

长夏江村乱水通,莲花荔子醉薰风。


徘徊堤畔还池畔,可爱深红与浅红。


乘兴壶觞宜野外,关心时序又天中。

牙樯锦缆趁平潮,神女飞来不待招。


龙舸虚传隋殿脚,阳台今见楚宫腰。


歌声遥泛高低浪,妆影斜通宛转桥。

雨中楼阁锦模糊,江上游龙近有无。


度曲可怜人似玉,挥杯堪叹米如珠。


扁舟只合携西子,狂客何心吊左徒。

客来同调自相求,杯泛鸣泉共枕流。


小径藤萝经雨密,仙家鸡犬隔村幽。


暑残三伏仍逢闰,竹冷千竿早入秋。

二水中分烟渚微,江光如练澹晴晖。


芳洲自入青莲笔,群鸟犹矜白雪衣。


沙净伫看连影立,风生散作几行飞。

偶共寻凉过露台,追欢更上片鳞隈。


依岩挂屋千峰顶,绕壁横空一径开。


夜静钟声从地起,月寒秋色自天来。

连年衰病意迟迟,短景萧条却为谁。


户外已惊黄叶坠,床头休问菊花期。


安身有策非今日,抱道寻僧惜往时。

伍胥城东月映楼,越王桥下雨随舟。


石湖喷薄鱼龙气,水国沾濡鸟雀秋。


竹径松房人隐隐,酒杯香篆夜悠悠。

生产连年高速度。
十一逢双,万众同欢舞。
屈指中秋期日五。

故国天中节,吾侪日暮年。


愁心菖歜苦,悲绪彩丝牵。


叠雪虚唐赐,薰风绝舜弦。

鸟啼花落暮春天,一遇斯晨一泫然。


旧业岂无书可读,遗言犹有石堪传。


孝思不碍飞遐想,忠愤何由竭报缘。

玉磬蒲团出定音,谒酬与世费浮沉。


径松参汉周官肃,坞竹藏云商易深。


暮色溪山皆有道,春风花草本无心。

民命无魂鹿,烹庖几日休。


纷纷浑未悟,炯炯为深忧。


并和邻舂相,分渔步网收。

皎皎琼华了不疑,绿窗团扇索题诗。


风流自是天生句,燕子梨花恰并时。

月色清寒早闭门,秋虫依旧语黄昏。


老人心事浑如此,旧住芗岩水石村。

昔人十月菊,已恨光景衰。


今兹十月菊,瘦蕊未觉迟。


两年无官历,弦望占盈亏。

雨足清寒月色微,风将幽磬落柴扉。


一瓶薝卜修清供,童子岩腰取水归。

年来避世羡渔郎,全载妻儿云水乡。


隔苇鸣榔分细火,带苔收网晒斜阳。


一丝寒雨鲈腮紫,半箔归潮蟹斗黄。

归梦涉远道,青山非故庐。


岁时筋力减,日夜鬓毛疏。


且免编民役,休论邸报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