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细雨经旬湿野蒲,双桥低壁水平铺。
云连山色迷铜鼓,风送滩声下铁炉。
照眼丹榴红似火,垂堤绿树润如酥。
山村羯鼓与饧箫,旅馆黄昏破寂寥。
邀月樽前春漫漫,试灯风里雨潇潇。
近年飘泊如浮梗,半夜喧腾又上潮。
平生注尔雅,虫鱼竞细碎。
一为捧檄行,此事悄然废。
况兼婴痼疾,伏案气辄碍。
田文五日生,屈原五日亡。
吉凶同此日,理固难推详。
原与国休戚,一死分所当。
漫道重阳期尚赊,东篱黄菊已先花。
檐前秋满云笼月,天外星寒客泛槎。
高会况逢鸿雁到,豪吟直欲斗牛斜。
清泉㶁㶁出方池,与客登临拜古祠。
一径松阴秋雨后,半城柳色夕阳时。
从来我辈多耽酒,到此何人不咏诗。
活活蒸冬水,先迎冷客来。
僧房扫黄叶,禅榻即苍苔。
酝酿村阴意,商量野菊开。
十年食藕处,有寺已无亭。
草径幽能熟,兰襟淡更馨。
雨兼萑苇响,泉带辘轳听。
秋花开值物华新,恰是衙斋五日春。
态逸香清闲有韵,帘垂风细静无尘。
迎年岂谓亲轩冕,采食还应让隐沦。
按歌画板檀双拍,卖酒青旗竹半叉。
放艇石桥南畔去,傍篱吹尽野梅花。
久载滞京师,载寒复载燠。
进退等碌碌,腼然空食粟。
初读未见书,同校阁天禄。
佛阁梯桄扱衽登,四山凉翠记来曾。
白莲社肯孤良友,坏色衣须借病僧。
拾果野猿窥石涧,听经仙鼠拱秋藤。
溪行有深湍,山行无寸土。
当暑践炎石,似鱼游热釜。
对岭见深林,林深防猛虎。
移来家具菊初斑,篱落秋深静掩关。
片石剜苔新作沼,小楼拄笏饱看山。
退朝诗思争花发,近市心情似水闲。
一枝稳占凤城西,扫径诛茅位置齐。
借绿短墙云作屋,攀花曲磴石为梯。
管弦近接扶风帐,书卷长亲太乙藜。
蛮方五月瘴烟轻,佳节愁闻战鼓声。
蒲酒新颁神策府,纻衣先赐汉家营。
曾言彩缕能长命,岂有灵符可避兵。
蒲芽抽笋出晴波,五日重惊塞上过。
岂不怀归当令节,谁能遣此但狂歌。
连天细草初调马,卷地长歌一枕戈。
独倚危楼望眼醒,轻寒微雨昼沈冥。
一春花事愁中尽,五月鹃声梦里听。
南浦离离芳草绿,西山漠漠晓峰青。
地僻无嫌雨,幽斋景自清。
万峰烟际落,一鹭蓼边明。
吟苦神还逸,身闲病亦轻。
圣伏神徂千载外,鸾飘凤泊九州间。
兼窥儒墨无门户,行尽关山费岁年。
尽日登临携旧雨,他乡风物似斜川。
笼翮思飞孰与哀,哺雏未反母先摧。
茫茫纵使重霄彻,杳杳难将万古回。
厨下米薪如手辨,堂前风雨莫花开。
首夏清和绿野平,乡心愁听鹧鸪声。
十年结客黄金尽,一夜摧人白发生。
出处应知吾道重,安危不系此身轻。
回首家园魂暗销,白杨衰草冷萧萧。
篷窗一把孤儿泪,流到坟头当酒浇。
秋风吹菰芦,凉意入清霅。
维舟玉湖畔,始见翠屏叠。
故人别江乡,岁月熟羊胛。
岁寒墐户无风沙,如僧退院吏退衙。
余年健在真硕果,世事阅尽如空花。
峥嵘岁月蛇掣尾,漂泊身世狗丧家。
明庭事业青云上,暂屈鸣弦非所望。
闻有灵踪在境中,何从挥鞭时一访。
石路盘纡入道家,老松偃蹇枝槎枒。
白首扁舟□访寻,江山□□□登临。
□□□是□藏处,□□平生赏爱心。
雪檐晴作雨,道空日如年。
燕坐无馀事,床头易一编。
惨淡岁将暮,烟村忽见梅。
年光背我去,春色为谁开。
半日凭轩槛,无人共酒杯。
重楼得云气深稳,户牖谁能发关键。
楼下轮蹄涣散驰,行人一顾不容返。
好游独是我辈闲,褰衣直上相推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