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闻声思尔迟榆毂,隔夕濂汘路如沐。
得书子憩清风骑。
呼群我趁卢沟鹜。
飘忽看生事,无端泣路人。
悬灯愁照海,收网劝垂纶。
恻恻思全盛,依依望重臣。
更无人击筑,又见鬼含沙。
隐约听风树,迟回踏浪花。
万方悲坠叶,一角挽明霞。
积水昼冥冥,孤危见一星。
日光浮地尽,风晕隔河青。
绝岛天如系,连宵雨不停。
明朝佳节又端阳,愁里清宵细细长。
金尽谁怜苏季子,花开空忆杜秋娘。
灯陪人影光偏皎,诗入乡心韵带商。
人生何苦恋微官,优孟登场一例看。
照影寒灯同寂寞,举头明月枉团栾。
饥来驱我贫而仕,壮不如人老更难。
五月居然未释裘,凄风细雨共飕飕。
富春老子非多事,谁谓因名下钓钩。
玉台金盏对炎光。
全似去年香。
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
去年秋冬交,白昼雷虺虺。
隆冬忽暄燠,青红开百卉。
雨泽不时下,快雪倾复霁。
闲来步月上银潢,天宇无尘夜色凉。
双阙高寻佳气耸,三街平衬绿槐长。
沈沈琳馆东西迥,袅袅珠楼左右光。
一时盛事擅南闽,惊世词宗幕府宾。
今日恰同当日会,道山元是鼓山人。
两年君几封囊上,百里予方束带新。
山云乍展青油幕,檐雨齐神白玉簪。
多谢天公办丰岁,野人先拟粟盈甔。
晓来初日满林光,犹见枝头梅子黄。
一对蝉声相上下,柳丝摇曳与俱长。
岿然俯溪亭,偃若与舟接。
日涉有初心,风雨或阔蹑。
五月出师时,老臣抱忧惧。
端筴问詹尹,愿告吉凶故。
卦得明夷终,惊愕不敢露。
区中无由舒眼界,欲上云峰观九派。
颇闻黄龙擅奇特,傥得窥临真一快。
清苕一线仅委蛇,具区万顷何滂湃。
莲社群公迹已陈,壁间诗句尚清新。
湖山俯仰成今古,更好留题遗后人。
蘋末浑无向晚风,湖光湛湛磨青铜。
平生个处要如许,尘垢从今一洗空。
鸣琴馀暇即湖山,飞鹢传觞缥缈间。
只恐双凫朝帝所,不容长伴老人闲。
雨过孤峰濯翠鬟,亭亭倒影夕阳间。
夷犹待看湖中月,可奈城门欲上关。
藕花乱点水中天,小雨轻阴淡暮山。
试倩舟师连荡桨,要随飞鹭过前湾。
几年尘土客京华,梦到西湖佛子家。
今日扁舟还似梦,不知流落在天涯。
楼前湖水与堤平,湖上周遭翡翠屏。
徙倚阑千聊寓目,知公教我醉时醒。
少年学书剑,矫首睨八荒。
阊阖记昔游,霞佩高颉颃。
一跌下青云,意气久不扬。
长寿真人,玉佩琼裾,霞衣月裳。
趁桃迎初度,千年方熟,蒲经端午,三日留春。
兰杜绥旌,芙蓉搴盖,飞下清源云水乡。
铁锁铜镮一一开,肩舆不问主人来。
已登白塔吾休矣,更上红亭子壮哉。
世外清欢须邂逅,城头落日共徘徊。
徐郎胸次已冰清,北寺清游更绝尘。
不欲茹荤缘道友,肯来出郭是诗人。
怜君远客情能尔,看我题名墨尚新。
白发遗民真可哀,途穷犹望北兵来。
关河割据将成谶,将相经纶岂乏材。
足茧荒山走风雨,腹饥深夜吼春雷。
何许开樽散旅愁,疏帘冰簟水南楼。
天边远岫一黄鹄,雨里垂杨双白鸥。
闲对故人思故国,不堪归梦阻归舟。
黼扆临西内,文臣侍大廷。
曙光团露瓦,暑气散风棂。
香案陈群玉,彤惟对六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