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未央前殿按歌来,花外轻车殷夕雷。
豹尾喜随芸阁度,雁灯深照竹宫回。
谏因方朔恢谐得,赋捷枚皋扈从才。
欢承恩宠冠椒风,醉倚金屏玉殿东。
吟罢却愁鹦鹉听,书成还藉紫鸾通。
雾拖蝉鬓匀新绿,花拂鸳裾落腻红。
为耽幽胜步徐徐,步步回头胜有馀。
剔遍悬崖摹石刻,搜残古刹下篮舆。
丹萸白菊添幽契,碧藓苍苔见断书。
他乡九日共探幽,塔影岚光一望收。
树色遥连烟市瞑,雁声高叫海门秋。
芙蓉四面摽仙掌,霹雳千年护石头。
拂簟邀云,眠琴选石,清阴片时难再。
轻雷池上转,顿收尽炎曦林外。
天■移海。
暝雨弄寒,芳尘霏雪,西园花事何许。
曲台歌吹冷,俊约金鞍阻。
帘空燕来又去。
春风一梦收桃李,双燕不知愁绝时。
卧向蓬窗饱听雨,无人识此是新诗。
春江一月困扬舲,醉梦无人与唤醒。
欲识故交金石处,相逢诗里眼犹青。
营道烈心期,脱叶危欲霜。
游子多苦颜,世故定未忘。
解包祇园下,映带瑶林旁。
鼻祖真消息,风流出当家。
观门亲杜顺,蹙指悟玄沙。
顾我晚闻道,参同今未涯。
人言鼓吹来诗思,鸣鹤遂闻长阜音。
细读一犁新句好,始知三语用功深。
自甘散木傲霜节,懒作幽云出岫心。
屋角东边十仞台,龙蟠虎踞亦奇哉。
四时长是几案物,九日仍烦杖屦来。
乐事无穷谁共管,孤云在望我堪哀。
盖世声名紫府仙,平生襟袖著山川。
一麾管领秋江月,千首凭陵杜曲天。
畴昔风云馀感慨,归来文字带芳鲜。
征鞍风软踏香尘,又送斯人南海濒。
纠郡正资宾画重,洗冤须放笔头春。
勉期圣处功夫到,肯学世间儿女颦。
诗似油翁背注油,知音世有几荆州。
乍寒乍暖方榆火,无米无钱只叶舟。
客况可堪今老大,人生何必尽封侯。
独怜鬓雪上蓬婆,未得逢君镜水波。
世上冬青高谊少,山中日录好诗多。
白云明月怀安石,细雨斜风老志和。
谁能餐玉驻颜光,两鬓都消镜里霜。
岂有雄文驱海鳄,恨无长矢射天狼。
十年南国风尘满,千古东陵草蔓荒。
饮罢骑驴出凤城,拜郊台下赏新晴。
一春苦雪花多死,十日南风草尽生。
高冢累累牵远恨,流觞落落负幽情。
相逢馆下屡宾阶,卷有新诗许我开。
鬓未及年皤似雪,眼将入道碧于苔。
良工心苦春收药,佳客盟寒晚折梅。
满天风雨独登楼,林杪清烟淡欲收。
云重不知今日午,月明还忆去年秋。
道经南郭蒲帆近,望入东庐草径幽。
眼中感慨几千秋,第一峰春翠欲流。
迹为古人须下马,兴当今日可登楼。
冰霜以后花兼鸟,山水之间县复州。
千年祠宇此重开,独为诸贤酹一杯。
涧石不随龙化去,岭云还与鹤归来。
春风谷远嘤嘤鸟,夜雨庭深点点苔。
九峰回处石泉幽,逝者应知感旧游。
万里风烟吾白首,千年林壑此清流。
松筠无恙时方晚,黍稷惟馨岁有秋。
洒泪向楚岫,白云生远愁。
重华不复返,江水日夜流。
美人美如玉,春草满汀洲。
高僧结茆住空山,悬栈绝磴愁跻攀。
苦心鍊行息百虑,能悟幻泡如是观。
人间但觉岁月速,物外始识天地宽。
银汉盈盈影蘸堂,新秋重举旧时觞。
浮云薄扫千峰净,桂子潜飘万户香。
羽扇暂停鹑火歇,山楼新度雁声凉。
种竹十馀个,开轩三两楹。
满庭留野色,无地着嚣声。
世际文明会,人高月旦评。
插天瑶壁倚长松,仙子何因觅去踪。
灶隐茶烟休避鹤,云移商雨驾飞龙。
怀人总是衣冠旧,缩席谁云萍水逢。
短长句。
试与歌、垂柳旗亭去。
爱他蕃锦裁成,巧夺鸳梭仙杼。
禅心独理灯无尽,曲论怀私物不齐。
拱木已严千岁冢,狂澜难决万金堤。
古今蔽显神功相,天地韬藏裕眼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