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尝闻五百岁,一有贤人生。
议者实在公,仍与圣运并。
全资五岳粹,高挹太元清。
故山西望白云飞,几向江楼倚夕晖。
藜杖只随浮世在,草堂终待主人归。
长开箧笥看华翰,不遣风尘上彩衣。
虚室无人乳燕飞,苍苔满地履痕稀。
庭前唯有蔷薇在,花似残妆叶似衣。
花落茅檐转寂寥,魂随暮雨此中销。
迩来庭柳无人折,长得垂枝一万条。
都市悬壶久,香名脍人口。
传家有异方,医国称奇手。
年来忆故乡,几度频搔首。
风云万里觏仙才,何事春深白鹢开。
瀛沼凤鸾今在简,炎荒雀鼠会看摧。
马蹄晓送黄梅雨,羊角秋生翠柏台。
绝妙新题徵乐府。
璧俪珠衔,镜下仙姿睹。
五万春花何足数。
里闬推高足善良,不才何幸玷东床。
修容方喜超宾馆,奠雁翻成举酹觞。
晚铎飘声空有恨,酸风吹泪不成行。
当时选胜入经营,杖履宁论阴与晴。
丘壑只应胸次有,溪山故著面前横。
可怜永隔笑谈乐,何况从来兄弟情。
盛世君臣会,功成在太平。
一阳迎律至,元老应时生。
直道升乌府,仁风拥使旌。
晚起倦梳妆,斜压翠鬟云鬓。
手捻花枝辄笑,问青鸾音信。
绣帘慵卷玉钩垂,风篁奏馀韵。
雪花飞入朱帘里。
锦堂一派笙歌委。
瑞气满高筵。
读书须读没书书,活水源头趣有馀。
莫向口头求强记,要于心上得安居。
养成良贾深藏器,便是清朝大载车。
学业难成贵强之,机非由我更由谁。
但将百倍功能到,纵是中材气也移。
黄卷高谈仁杰案,青灯深墨范生帷。
堂开烟外。
绿野轻寒退。
清昼永,祥云霭。
八月既尽九月始,拱听秋雷方侧耳。
天涯忽报捷音回,广寒高步独吾子。
初闻大喜复大惊,上党名流多俊英。
英气超超不可亲,温然笑语便生春。
绛帷久属宗师任,紫橐方参侍从臣。
八面文章宁有敌,一门忠孝信无伦。
老人明处识斜河,曾占充闾爽气多。
蚤以才名凌屈宋,戏将诗律斗阴何。
丹台旧缀神仙籍,黄屋仍垂将相科。
元精生俊臣,其器疏以博。
浑玉谢雕镌,古乐镇浮薄。
文章发粹蕴,云汉相纷搏。
杓携娵訾月华薄,瑞霭朝来溢帘幕。
芙蓉犹解姹然红,要与诞弥寻旧约。
霞觞举处金璀错,寿祝庄椿与龟鹤。
凶徒盗覆甘陵城,白日堂堂枭呼鸣。
生灵十万陷死地,长刀大戟交纵横。
留都丞相统河北,雷霆四驰诸侯兵。
狂夫一去不思归,桃叶能随柳絮飞?
惆怅北溪溪上路,只同梦里唱金衣。
春来花月胜秋光,也为离人照断肠。
何日儿夫重携手,清宵不复倚颓墙。
庭前红杏笑嫣然,前日初开蝶恣穿。
轻翅不来留粉在,空教妾意憾当年。
了了如欢杳杳悲,凝情尽日听乌衣。
郎归莫作呢喃语,薄幸疑君说是非。
东风疑不到窗纱,惊见盆桃尽着花。
郎意岂胜春意荡,远游亦合暂还家。
一春芳事在青郊,红杏将花豆蔻苗。
嬉伴昨宵相约定,谁知痴雨打花朝。
生来最不耐离愁,缜日娇啼倚画楼。
邻舍女儿兢相笑,奴家半月不梳头。
昔日红桃花发时,每挼花片心琼肌。
如今却被桃花笑,晓揽青铜草样萎。
寂寂深闺春昼长,憾郎不为惜流光。
画文剥尽琵琶面,好似奴儿去后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