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塔龙潭,古龙祠下千年迹,几番残燬喜犹存。
静胜独归僧。
阴森一径松杉直。

万寿山前,屹立一亭名槜李,堂阴数亩竹涓涓。
空翠锁风烟。
骚人隐士留题咏。

君住西湖已清楚,胡为更忆庄遵渚。


归舟昨日凌天风,湖水秋风似秋雨。


忆昔狂游载酒行,画船为屋花为城。

发轫出江津,晴熏绿野匀。


泉声漱莎石,岚翠湿衣巾。


天近云冲马,林深鸟唤人。

山城百货集,富庶如丰年。
市有醉人卧,野无饿莩眠。
天目发深秀,馀不流清妍。
一舸发春濑,涓涓沙鹭明。
官烦南郡佐,礼重北城迎。
海浦潮声暗,山城日气清。
得友宁论少,登门不愧迟。
交游今有几,襟抱独相期。
笑我方椎钝,如公政骤驰。
畿邑三年令,先声百里春。
公朝勤恤隐,吾道足亲民。
不作劳人想,犹堪发刃新。
桑林忱祷极焦劳,奉诏宽刑辍省曹。
玉食不怡先损己,璇穹何忍尚屯膏。
运河今乃通车辙,眢井谁能举桔槔。
弥望云铺白,高楼雪景催。
香浮金谷酒,冷逗玉堂梅。
冻雀停檐噪,寒鸦结阵来。
明发遵西陆,驱车月流光。
佳山迎车来,知是古馀杭。
危树露如雨,平野日未阳。
小臣安得雨随车,圣主仁心天地如。
一念九重先感格,百神效职敢踌躇。
秋日三桥步,行舟野色新。
乱山围草市,荒埭接江津。
杉竹通蛮獠,麇麋贩猎人。
早发促程期,篮舆带月低。
山中如白昼,斗下渡清溪。
群动霜初落,四邻鸡未啼。
五年兹路上,频往又频还。
岁月孤松老,风霜苦竹班。
溪流天目水,云出洞霄山。
内阁临边贵,銮坡主席优。
赋诗嘉赵孟,载酒饯韩侯。
何幸江城守,容陪禁序游。
曾约寻山春水间,越江吴岫遍留连。
沙头寺院看花日,湖上楼台试茗天。
酒后歌呼常薄暮,风流云散忽经年。
女无妍丑,入宫见妒。
纵使色倾城,不如嫁乡土。
承恩初驾七香车,岂知今日马上弹琵琶。
馀杭县前春水生,校官书舟如叶轻。
莺啼讲坛杏垂实,鱼跃泮水芹抽茎。
易于观天圣域敞,文者载道天机精。
脍鱼脯鹿酒行频,拜领台端意甚真。
客子忘归青眼旧,主翁先醉绿衣新。
援琴写别声多怨,击钵题诗句益神。
五月来帆及水干,江园梅杏荐馀酸。
霏微严濑雨中过,错莫西湖梦里看。
客路不知新节序,敝袍殊笑旧郎官。
北郭望西湖,微径几寻尺。
澹与人意长,云寒正无色。
深寻幽禅居,步转苍山侧。
旧雨分携思不禁,尊前录别共题襟。
舟穿北郭拿音缓,山入南湖黛色深。
小醉定寻仙姥酒,归装应载伯牙琴。
初看红芰小开头,今见青房结子稠。
深谢晚云怜滞客,故飞凉雨送归舟。
知音十九在岩廊,姓字高悬日月旁。
视草只今虚省署,种花聊复向河阳。
困穷已甚情当察,富贵徐来味更长。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
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
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
曳曳文旌出暨阳,暑天形役兴悲凉。
毛生有檄儒官淡,苏季无金世路长。
数辈晚生传道德,十篇高谊见忠良。
风雨馀杭道,崎岖事远征。
树穿山罅绿,麦缀陇头青。
马首望还望,羊肠行复行。
讨逆余威在,英雄更几人。
爱才知国士,蒙难属君臣。
小市开红药,深溪转绿蘋。
勇决凌公绩,开疆功自多。
三分扶社稷,百战定山河。
故国遗桑梓,残民护薜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