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迷蝶无踪晓梦沉。
寒香深闭小庭心。
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钗燕拢云睡起时。
隔墙折得杏花枝。
青春半面妆如画,细雨三更花又飞。

丹桂花开第二番。
东篱展却宴期宽。
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自唱新词送岁华。
鬓丝添得老生涯。
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

三叠阳关不忍听。
七条弦上半离声。
浇愁且尽杯中物,日暮君归我进城。

梦里瞢腾说梦华。
莺莺燕燕已天涯。
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

花拂阑干柳拂空。
花枝绰约柳鬟松。
蝶翻淡碧低边影,莺啭浓香杪处风。

锦幄沉沉宝篆残。
惜春舞语凭阑干。
庭前芳草空惆怅,帘外飞花自往还。

一曲清歌酒一钟。
舞裙摇曳石榴红。
宝筝弦矗冰蚕缕,珠箔香飘水麝风。

簇簇红云冷欲凝。
东风特地唤花醒。
数枝夜色当银烛,一段春娇入画屏。

花影低徊帘幕卷。
惯了双来燕燕。
惊散雕阑晚。

东壁谁家夜捣砧。
荆江流滞客偏闻。
三三五五潇湘雁,飞尽南云入北云。

霜醉秋花锦覆堤。
西风一舸小桥西。
闲将窗下红兰梦,写入江南白苎词。

家住银塘东复东。
赤阑桥下笑相逢。
春风豆蔻抽新绿,夜雨茱萸湿老红。

日影扶花一万重。
秋香阁下又芙蓉。
旧时楚楚霓裳,移入长杨短柳中。

落尽残红雨乍收。
新篁静院叫钩辀。
柳丝轻拂阑干角,怕引闲愁懒上楼。

把酒听歌始此回。
流莺花底语徘徊。
神仙也许人间见,腔调新翻辇下来。

宝阁珠宫夜未央。
嫌迟怕晚不成妆。
乞求乌鹊填河汉,已早玉绳低建章。

飞燕双双掌上身。
花光纷艳晚妆新。
纤腰妙舞萦回雪,皓齿清歌遏住云。

江上何人一笛横。
倚楼吹得月华生。
寒风堕指倾三弄,小市收灯欲二更。

梦里相逢不记时。
断肠多在杏花西。
微开笑语兜鞋急,远有灯光掠鬓迟。

微点胭脂晕泪痕。
更衣整鬓立黄昏。
春风搅树花如雨,夕霭迷空燕趁门。

曾醉扬州十里楼。
竹西歌吹至今愁。
燕衔柳絮春心远,鱼入晴江水自流。

薄薄山云欲湿花。
双双燕子入帘斜。
西楼尚记垂垂雪,酌酒犹残片片霞。

深夜槐风析酲惺。
露荷凉气满西庭。
凭栏小语花梢月,缓步偷拈石上萤。

蝉翼单绡不道轻。
粉清朱薄转盈盈。
唤来羞障垂鸾扇,别去佯抛小雁筝。

自琢新腔唱《柳枝》,段家桥外水仙祠。
丝轻最在无眠处,腰弱尤看不舞时。
莺一啭,笛孤吹,碧波澹澹影依依。
白玉楼台知几重。
夜来望断广寒宫。
一分乍阙婵娟影,二八尤宜冰雪容。
不肯楼边著画船。
载将诗酒入风烟。
浪花溅白疑飞鹭,荷芰藏红似小莲。
剪翠衫儿稳四停。
最怜一曲凤箫吟。
同心罗帕轻藏素,合字香囊半影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