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何使君,何使君,人称有脚之阳春。


阳春到处物皆欣,二方遗爱六碑存。


按辔骢马无生尘,剖符帝命乘朱轮。

君来十四年,我年十五经。
君业三留碑,我言无一徵。


君因考最归,而我犹滞形。

灵椿年年长,丹桂日日芳。
两树相映交辉光,有鹿有鹿游其傍。


地呈神芝何煌煌,天锡龄鹤来翱翔。

绣衣乘马骢,人好马亦好。


问俗来周南,不践春郊草。


春草春来生,春去愁凋零。

已闻伯乐空燕冀,柱史还夸马是龙。


阅世只凭天下眼,攒眉空说梵前钟。


了将性分一图里,始信人心万古同。

司寇东湖公,文学饰吏治。


凤毛两翀霄,乘骢乃仲氏。


从予拜乞言,服之为砭剂。

有子骑青骢,青骢何桓桓。


我马愧不如,谁马气如云。


下马为拜之,因以知其人。

秋高气初清,云净天宇澄。


迢遥上危塔,凭虚步青冥。


仰近北辰次,下看南极星。

松枝何太高,高可撑青天。


松根何太深,深可彻黄泉。


松叶何太繁,繁可庇颠连。

绣衣乘青骢,矫矫气如龙。


霜蹄振山岳,踏躞生秋风。


问君何所如,直指湖西东。

有美一人兮,在福山之冈。
爰服四美兮,两淮之光。


淮之清深兮,流之洋洋。

吾闻国大事,惟在祀与戎。


和协神人际,诰尔治平中。


吾皇古圣神,礼乐政一新。

如我爱双峰,到眼心会景。


爱此峰下人,苗秀方实颖。


云开山露光,云合山色屏。

柱史才名旧,驰声自龀童。


五湖分秀气,一桂出高丛。


堕地应超足,依麻却有蓬。

下车谁问百年人,定过桃源一问津。


无侮老成存古训,扬清激浊道之神。

大节登高大科顶,大家兄弟大家亲。


三杯宙宇醄然后,不记异乡何处人。

无事持竿八十年,有人炼石补天穿。


登台不尽相思处,望断停云踏藓钱。

孤鸾操罢千山暮,独屿空馀一老吟。


留与钓台无限意,铁江江水不如深。

天关今日为谁开,白日青天豸史来。


鸟为放歌花为舞,为公初举乐民杯。

骢马追寻浙水滨,百年怀抱见谁真。


探囊欲报长生药,只恐囊中药未神。

潭中何所有,白石映黄芝。


坐来潭底影,照见本来谁。

天井无人汲,汲之愁太勤。


忘助中间看,天人此处分。

源泉官谷里,泉亦未忘官。


泽物司云雨,西风卷却乾。

主龙何处是,烟火两三椽。


静卧知龙德,他时或跃渊。

高士昔乘鹿,还同鹿性驯。


遗田千载下,更有远遗人。

城宿宁非寂,山泉亦是喧。


要知喧寂处,动静此心然。

花鸟亦何意,见之而眼明。


鸟啼花发处,对主是三清。

夫谷亦幽矣,况复万松深?


丈人此揽结,如入空禅林。


绿云迷慧眼,涛声惊静心。

虚度舜日与尧年,惭愧东归木榻穿。


白日绣衣来驻桨,荒蹊今始破苔钱。

札札肩舆相后先,闻君尚在一把莲。


行行十步九回首,及早相将到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