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地占心斋旧,天扶药喜身。


高怀聊避宠,幽境更随人。


树密添新籁,丛香续故春。

遥闻斋酎絜,来佐客觞酣。


棠野歌新续,兵厨兴旧谙。


竹供醅上色,兰献液中甘。

三抗封章未得归,故山归梦每飞驰。


羡君却向林泉去,愧我犹为印绂縻。


忙里光阴能自惜,静中气味许谁知。

丹成人去几经年,怪石峻嶒树曲拳。


超脱每思攀逸驾,沉迷无奈缚尘缘。


胜游徒有骚人咏,绝景难凭妙笔传。

拟立门前雪,来时春又深。


望尘思北面,因病负初心。


形役犹甘分,肠枯费苦吟。

小队停钲鼓。
向沙边、柳下维舟,庆公初度。
平尽群蛮方易镇,此事多应有数。

天京朝万国,十二舜神州。


宫阙开中禁,关河拱上游。


扶桑彤气近,析木绀光流。

冷落官资不畏贫,司曹且共内官分。


步量野色成公案,点检樵声入奏闻。


陵庙路因朝去扫,御炉香每夜来焚。

桂岭千崖断,湘流一派通。


长沙今贾傅,东海旧于公。


章甫经殊俗,离骚继雅风。

秘殿掖垣西,书楼苑树齐。


秋烟凝缥帙,晓色上璇题。


门接承明近,池连太液低。

酒礼惭先祭,刑书已旷官。


诏驰黄纸速,身在绛纱安。


圣位登堂静,生徒跪席寒。

九仞墙边绝路岐,野才非合自求知。


灵湫岂要鱼栖浪,仙桂那容鸟寄枝。


纤草不销春气力,微尘还助岳形仪。

举家贫拾海边樵,来认仙宗在碧霄。


丹穴虽无凡羽翼,灵椿还向细枝条。


九衢马识他门少,十载身辞故国遥。

凉飔初动白云庐,吹送搴帷步玉除。


策国定须元老画,筹边先重大农储。


千秋绘影论真品,五十还朝旧尚书。

鸳鸯湖口橹声催,已见名园径尽开。


对月客心长水满,观涛诗兴广陵回。


曾于牧伯承清荫,自作樵夫信不才。

平时广朝中,相见辄欢喜。


昂藏八尺身,所负必奇伟。


四方献善败,军国盈虚计。

三朝光辅仰耆年,谢政归来作散仙。


筑室尚依双凤阙,放怀何必五湖船。


清谈倾座簪缨盛,彩服趋庭子舍贤。

常爱龙潭龟岛上,移床醉卧绿髯中。


茂林修竹皆如旧,惟叹人琴遂一空。

紫髯真将白云卿,总领琳宫道气清。


蕲竹一林曾断买,青溪三弄得遗声。


季伦自作思归曲,向秀方深感旧情。

华颠相顾最相亲,同是三朝二府人。


曾忝政堂陪大论,又叨枢筦继清尘。


我惭蒲柳衰残质,公称夔龙强健身。

潭潭相府方高启,岌岌枢闱亦对开。


棋布司存邻象阙,星分位表拱天台。


乐天善颂传嘉句,虔命叨居愧薄才。

友会朋情二纪馀,金兰投分更无殊。


凤池晚接经邦论,龙陛晨陪步武趋。


起副民瞻方倚赖,用为霖雨待昭苏。

贤业虽长命不融,从来此恨古今同。


为霖作砺君家事,未尽舒张数已穷。

华轩过陋巷,良宴集西园。


雅饮金罍耻,高吟墨客喧。


初晴山色静,早夏木阴繁。

西山无物与泉民,底使民如父母亲。


凡日用间无不敬,满腔子里尽吾仁。


我熏知见香犹旧,公涤中和印一新。

泉是梅溪遗爱乡,老倪复此种甘棠。


后来荐报西山政,归去全无南物装。


籍甚三贤皆法从,勉哉一赵继循良。

陛前苦语犯龙鳞,朝退还遭丞相嗔。


连削六阶为下吏,只饶一死与闲身。


命天所付须安分,贫士之常莫语人。

向来大姓虐穷闾,千亩农田浚作渠。


黠吏鹰豪争攫肉,骄儿螂怒敢当车。


老丞嫉恶无容忍,直笔诛奸欲剪锄。

侍郎佛地位中人,一饭何尝不念民。


泾渭同流须有别,雪霜杀物乃为仁。


扬清可使贪夫愧,去恶能令善者伸。

棠木筠溪手自栽,竹湖又剖竹符来。


祖孙相望风流盛,父老驩传春意回。


拔薤莫须施辣手,泛莲似更欠清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