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舟元夕卧孤村,夜半相呼了不应。
说与儿曹休谇语,黄州明日买残灯。
阳乌且缓浴虞渊,瑞白春花胜腊前。
台笠看人争播种,扶犁撩我梦归田。
千金何术能医国,十雨从今更问天。
驽怯深惭政理愆,骄阳积擅北风权。
青鸾趣驾宾苍皞,白凤先驱从列仙。
坯蛰梦惊离贝阙,裂龟渴饮变琼田。
箫鼓花城处处声,衙斋命酒牍尘清。
踏歌断续屏音乱,烛焰参差火树明。
香入诗脾梅问约,寒侵韵骨雪寻盟。
暮云含月影,灯映雪楼明。
梅冻寒香散,帘疏冷气生。
烟花迷火市,笙鼓乱春城。
华灯高照属清宵,我亦疏狂忝胜招。
赋凤勉同金马客,驾鳌还仿紫宸朝。
芳尊荷主深深劝,晴雪催诗故故飘。
剩有华灯续此宵,只嫌明月费呼招。
追游我自惭时彦,宴喜人都荷圣朝。
小海调高檀板急,博山炉暖篆烟飘。
新月重圆雪正消,绛桃银树巧相邀。
留欢却惜鸡筹蚤,入暖偏宜凤管调。
蜡烛似传寒食节,彩灯元是落花朝。
节过上元灯火夜,寂寥春昼闲庭。
风尖寒峭逗疏棂。
梅魂无处觅,柳眼几时醒。
元夕风光,中兴时候。
东风着意催梅柳。
谁家银字小笙簧,倚阑度曲黄昏后。
席上香风转绮罗,北门东道汉萧何。
灯摇万井年光嫩,月覆千闾夜色多。
楼阁影重占物阜,管弦声洽验民和。
一夜云衢火树空,照人唯有月华同。
却思广陌追游处,都似南柯梦寐中。
未分园林辜乐事,况栽桃杏有春工。
东风摇荡玉奁冰,车马从人唤不应。
赖有曲生来入座,了无魔女与分灯。
夜深月色明如洗,寒在梅梢瘦不胜。
帘幕收灯断续红。
歌台人散彩云空。
夜寒归路噤鱼龙。
暮云收尽,柳梢华月转银盘。
东风轻扇春寒。
玉辇通宵游幸,彩仗驾双鸾。
凤城春好,玉箫金管恣游盘。
梅妆犹怯轻寒。
一曲清平妙舞,掌上看回鸾。
老去何心说看灯,一年还要此宵晴。
暖风忽断檐间溜,繁吹初过枕上声。
谁变惨悽成笑语,定回离乱作清平。
北走南奔今日苦,东涂西抺少年曾。
何妨过此共明月,勿谓乱来无好灯。
天上鳌山空入梦,城中竹叶谩为棚。
灯火逢元夜,萍蓬叹索居。
感时知我老,得句遣儿书。
酒少愁难破,年衰恨有馀。
帝城元夜盛,灯火画堂深。
节序同南北,人情变古今。
山河怜晚霁,花柳怯春阴。
一番料峭一番和,正月东风望后多。
云倚诗坛仍几杖,雪残灯市剩笙歌。
鬓愁对镜添霜雪,酒爱停杯起绿波。
照眼灯光夜色鲜,鳌山高起五云边。
神仙环佩来蓬岛,文武衣冠侍御筵。
簇簇麾幢沾玉露,辉辉星月满瑶天。
九重仙仗拥旌旄,金阙巍巍宝座高。
璧月光生青琐闼,玉炉香绕郁金袍。
云随御辇扶双凤,地涌仙山戴六鳌。
月明如昼映楼台,万朵金莲此夜开。
天上佩声常缥缈,云中扇影自徘徊。
群真喜进长生箓,百辟同称万寿杯。
鳌负仙山翠色寒,星毬万点照晴峦。
班行济济联鹓鹭,禁籞雍雍集凤鸾。
月色偏于今夜好,乐声齐奏万年欢。
海宇清宁玉烛调,人间好景是元宵。
星垂凤阙天应近,春入鳌山雪政消。
香袅瑞烟浮黼扆,乐翻新曲协箫韶。
华堂开宴列牙旗,璧月流辉玉露垂。
宝篆香添知夜永,金莲燄冷觉春迟。
挥毫觅句诗初就,击鼓传觞令四驰。
侯门人物总熙熙,况遇太平全盛时。
午夜笙歌喧绮席,瑶天星月炫旌麾。
喜逢佳节传柑处,忽忆当年侍宴时。
诗来兼拜黄柑惠,遥忆遗柑出帝扉。
时节可缘金紫重,月华无间草茅稀。
花深小院灯光灿,鱼杳长江尺素违。
禁城阊阖九重开,歌舞諠哗六市来。
人物英雄龙虎地,笙箫清彻凤凰台。
喜看午夜十分月,不动春风半点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