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已分功名哙等高,平生谁问六花包。


千头愿种封侯橘,三脊仍惭缩酒茅。


乱后诗囊成长物,梦中惊胆落飞髇。

月明惊鹊未安巢,生事如僧止一包。


但得有门容看竹,不知何地可分茅。


愁来漫载盈鸱酒,老去难穿中鹄髇。

五月麦秋闽岭寒,岭头风雨荔子丹。


旧从图画见眉目,何曾生食知甘酸。


天生尤物亦甚悭,路远致之良复难。

汉阳胡骑嘶秦川,六龙御日升中天。


翠銮亲巡耀宝鞭,神武自作诸将先。


子阳盗据众万千,井中蛙腹不受鋋。

五月江南地无黍,帝遣雷师下行雨。


百神受职群龙奔,一龙藏头翳玄云。


雷师奋虬叱四鬼,拽取老龙朝帝阍。

南来贼骑欲凌川,北岭人家自烧原。


闻道西坑堪避地,拟寻鸡犬问桃源。

西坑只在乱山间,寻得仇池十九泉。


有句能催千嶂雨,无人共钓一川烟。

十里春波翠染衣,小寻鱼鸟共追随。


船头风急何妨醉,湖上山多尽入诗。


藜杖偶来飞絮里,芦鞭犹忆看花时。

纷纷画手调红绿,好以桃花配丛竹。


岂无短纸作江梅,雪里溪边太幽独。


李侯胸中有佳处,研滴松煤聊寓目。

道人居住碧湘湾,清夜月明摇佩环。


出门倒拄九节杖,辞家却入三茅山。


开笼放鹤横江去,写檄收龙带雨还。

传家推德祖,似舅识刘牢。


刻意鸿都学,精心常侍曹。


万金酬六体,一字秃千豪。

野鹤飘飘性自高,徘徊尘世岂难抛。


栖真旧隐无多地,何处仙山不可巢。

西域青骢马,名因画史传。


一龙方挺出,八骏敢争先。


晓日明金辔,春云覆锦鞯。

梁灏八十有二岁,自从天福逮雍熙。
中更乾德五星聚,晚赐龙头拜玉墀。


吾今之年灏相若,布衣落拓何能为。

去年夏六月,我来自临安。


滂沲一夜雨,原隰俱弥漫。


俯仰忽再秋,秋旱畎浍乾。

对月令人忆子年,别来重见望舒圆。


闲中情性南无界,物外光阴小有天。


连喜得官如得句,惯看乘马似乘船。

潦水似讥酒浅,秋云如妒蟾明。
幽人闻雁若闻莺。
更长端有意,菊晚近无情。

楼居原夙好,便可挟飞仙。


尽眺大千界,还看尺五天。


山河思往事,城郭阅流年。

淮南仙令旧铜章,廿载衡门乐泌阳。


倦鸟只须怜羽翼,名驹堪自试腾骧。


弹冠似我惭先达,怀璧从前惜夜光。

为别多年不记旬,雪中闻到喜难陈。
尚稽良会心如渴,频展新诗手欲皴。
和寡莫追歌郢客,兴来还愧泛溪人。
十年莲社共飘蓬,一奏凌云便国工。
珠自出疆无大小,剑因同匣辨雌雄。
尊中别路尉陀馆,雪里谈天碣石宫。
新开莲社粤台东,授简词人赋并工。
竹下弟兄何处隔,天涯朋旧一尊同。
露华恍自疏桐落,山色疑窥夕照中。
秦公我辈士,早踏翰墨场。
万言若投石,十年犹枯囊。
若欲泛江海,有亲在高堂。
吾年未及谢,倦飞已知还。
乃复婴近务,无由纵清欢。
幸与方外士,相从岩壑间。
踆乌西飞碧云夕,寒蛩乱啼霜月白。
青山尽处是姑苏,毗陵更在姑苏北。
故人一别音问疏,两愁无语心相忆。
絺葛皮冠萧隐居,溪山随我亦名愚。
调和得所弟乳酪,丽泽不均兄瓠壶。
晓雨莫偿双泪落,夜灯常照一心孤。
涨急滩流随眼落,市忙乌合转头空。
一年三百六十日,却有半年闲守穷。
鹈鴂才鸣歇众芳,忽看佳菊变秋光。
江头雨涨梅同熟,陇上风清麦正黄。
莫待重阳拚一醉,不愁长夏自微凉。
平津开馆大道西,桃夭杳姹通园蹊。
东风入林朱白动,次第装遍枝高低。
红梅最好花正盛,我时往看归仍携。
江气冥冥江雨飞,潜夫四月著冬衣。
野荼蘼谢蔷薇发,山鹧鸪啼杜宇归。
青鬓渐随愁共减,素心长与慢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