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观风懒作探花使,辱在刍荛访异材。
冀北群空多骨相,江南春信只梅开。
品题不薄茅檐陋,采取能将卉圃该。
别路听琴泣凤翚,荒斋苜蓿苦因依。
文章月旦推名宿,禾黍秋风稔近畿。
喜雨桥边萦绿柳,飞龙关外怅青衣。
蒙蒙夜露点轻纱,减却愁颜强对花。
红紫遍园春绕梦,碧青涵树暮归鸦。
风光坐里诗同伴,酒意多时客在家。
忆向门高设矢弧,熊罴协梦不曾殊。
韶华再度宜男草,宝气重还合浦珠。
相业三槐得未有,慧心七月识之无。
霜信何来动碧林,西风吹雁下寒岑。
远离关塞星初落,秋到潇湘水正深。
应共露盘惊鹤梦,遥怜筝柱写乡心。
花天晴爽露华融,斜照残霞落晚红。
乡梦欲归虚夜月,故人相约共清风。
砧寒向晓千家动,桐老惊秋一叶空。
山光海气漾云容,恰好春耕卜岁丰。
天为行人作方便,晚晴遥见夕阳红。
海雨江风满客襟,片帆难搁故乡心。
预知此后相思苦,总以长年度寸阴。
骊驹就道竞相夸,迎送青山到处家。
忽忆迩来耽习静,也因离索厌繁华。
频挑烛泪夜阑时,咫尺天涯未忍离。
我自不辞心曲乱,伊人空复念温其。
津柳依依最可怜,葛衣宽褪又添绵。
与君判袂西风里,从此参商定几年。
何事当年扶义起,于心求所安而已。
采薇歌罢渺难寻,山上清风山下水。
南阳贵士起纵横,江上羊裘尚待清。
忆昔真人台下拜,临流咄咄叹先生。
迢迢深树隐城隅,秋色人家俨画图。
一路檀车徵旧典,几将名胜入清旴。
几番夏暑与冬寒,笔墨分明一晤难。
五月莺花边地景,九秋风雨海门观。
省中兰蕙新沾露,柳外溪桥共倚栏。
长安西望暮天高,暂憩闲身跋涉劳。
此日怀君临素简,当时怜我赠缔袍。
五年延阁迟鸿羽,十载恩荣毓凤毛。
仰正无嫌渎再三,缘知大美在中含。
殷勤隔院酬诗久,相共挑灯听雨酣。
春树萦怀同渭北,折梅逢驿便江南。
共君约略月维三,无限情怀只内含。
芳草思归春未老,晓窗贪睡梦初酣。
偶因空冀曾过北,本为敲诗忆指南。
东风惠我好诗篇,两地相思心欲然。
不为阳春消别恨,更期景福与文全。
避贤坐接龙门会,指日旋看凤诏宣。
春禽啄破青苔封,吟人未到先游蜂。
晓日时正三竿红,此花允合精庐供。
荷锸先薙菅与蓬,位置无使遮西峰。
凌波立尽花阴月,窗掩文纱。
衣卷轻纱。
一树梧桐影又斜。
香消红袖晚妆残,月下怀下倚曲栏。
想得吟情幽绝处,满庭风露玉钗寒。
宛转临风,盘旋罥絮,帘前栩栩轻飘。
漫闪金霞,来从云路迢迢。
太常竟作刘伶醉,恋沈酣、不返层霄。
巍巍荡荡皇猷昌,松山杏山山之阳。
大小白羞照夜白,真龙种岂老骕骦。
锋棱瘦骨帝控驭,马群一空谁留良。
霞脸红微,春衫白浅,相逢正是,浴兰天气。
碧玉年芳,香囊情好,漂泊天涯有几。
且尽清尊宴,断肠词、知君能记。
乘水雄师纫甲鼍,恢恢网岂漏疏罗。
江山总要还来旧,财宝凭教载去多。
万里封侯归靖海,重洋朝译不扬波。
归乡终岁掩云关,雅爱幽居不市阛。
来日逢春随处好,频年送腊几时还。
破痴要解拈花笑,觉悟曾闻点石顽。
闲心谁被白云留,抱素真人耽景幽。
不解六花何薄燠,偏教五月或先秋。
名山自感名人赠,胜地犹怀胜会游。
萧萧木叶落凄清,树里飘摇树外鸣。
销夏变青微有恨,悲秋断碧更无情。
风前卷破千林色,雨后催残五夜声。
石屋容人五百优,搜奇应此恣遨游。
堆云合碧天光染,浴日流红海气浮。
灵草何人问消息,空山无历纪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