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尚见参天起,今思翠黛长。


岁华周日月,春色鲁宫墙。


柏岂存新甫,桐虚表峄阳。

漫游重问旧津梁,犹忆抠衣晚沐堂。


绕足数声云外磬,低头一瓣袖中香。


曾携紫橐辞金马,故觅丹丘访石羊。

十八衣冠聚泮黉,天教喜鹊报声声。


门墙栽植盈桃李,罗网收来总俊英。


遥拟元功同佐汉,更犹仙子并登瀛。

新祠香火旧庭阶,古木依然傍砌台。


黄卷一生惭报称,青衿此日幸归来。


晨星落落嗟同辈,社栎萧萧叹匪才。

萧寺同游五十年,京华一笑两茫然。


流光如此可复几,朋辈到今谁更贤。


旧业斋房闻再整,新祠蘋藻亦粗涓。

先生有道负清时,经济何由见设施。


白水青山聊自适,光风霁月复谁知。


出尘标格三株树,瑞世文章五色芝。

遗书新刻自徽州,千里缄来百拜收。
自是叔孙知不朽,未应巢父得长留。
秘藏不作山中计,重购还供海外求。
坐分更漏亟开先,日揭中天水在川。
封草忽愁春露湿,碑台重见暮云连。
坐超与子虚颜卓,反筑于场劣赐贤。
山颓木蒌几星纪,日抱遗经卧蓬累。
敢将己物并蘧庐,黄鸟丘隅难共止。
昔云见圣未克由,前参衡倚谁真修。
万仞峰头一振衣,雪睛烟树半霏微。
祝融捧出南天日,紫盖平连赤帝畿。
一卧天关已十年,出门三札信虚传。
今朝得睹衡云面,七十二峰都眼前。
定脚撑天天柱峰,云翻雨覆自孤踪。
谁同绝巘跻云顶,共坐空蒙紫翠重。
舍舟遵微行,振衣游净域。
谁知登眺初,已动存没忆。
大篆揭巍堂,古句刻贞石。
太牢遣荐陋溪毛,窥见宫墙数仞高。
节历中和方月魄,乐成金玉俨云璈。
获麟千载伤吾道,歌凤当时入楚骚。
秋风桂影偶婆娑,似水门庭一再过。
说罢程文问知旧,朝衣未卸泪痕多。
三峰一笑我无缘,樱笋香厨四月天。
廿年藜藿许君尝,曾为成章赏我狂。
草发陈根山自碧,莺啼宰木梓空长。
东门有恨还无嗣,北海何人为立乡。
四灵殁后谁知己,惟有清香满旧枝。
头白山僧犹爱客,为曾亲见老师时。
年年心与雪霜期,一点寒生古树枝。
昨夜故人相问信,隔窗无月坐移时。
经国立训,学重教先。
三坟肇册,五典留篇。
开凿理著,陶铸功宣。
蔼蔼观光士,来同鹄鹭群。
鞠躬遗像在,稽首雅歌闻。
度曲飘清汉,馀音遏晓云。
礼圣来群彦,观光在此时。
闻歌音乍远,合乐和还迟。
调朗能谐竹,声微又契丝。
亲炙先生已有年,深知蕴蓄冠群贤。
德全圣学相传后,心契人文未画前。
造化经纶图要妙,太虚聚散语精研。
西风日夜摧残叶。
潇潇和雨阶前滴。
那得不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