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拈题迩英阁,亲度御毫曾。
地回依香案,归迟拥院镫。
登台看衮衮,执卷尚兢兢。
水流云在意,同此证初心。
选石坐春昼,惜芳穿故林。
别惊诗力健,豪忘酒杯深。
出北探薇径,墙东避世天。
龙腥流笕细,蟹眼沸垆圆。
尚挟云胥恨,真同徐市仙。
拥书不读徒百城,蓄酒不醉以酒名。
忍贫远愧古人守,闭门吟出饥鸢声。
新诗似嘲困蹇束,是爱非嫉若治秃。
大竹王郎逝。
近百年中,茫茫曲海,竟无才子。
在古髯苏同太白,都解移宫换徵。
自幽州分路。
荷一肩,风风雨雨,几时归去。
去不多时人便老,还是无头没绪。
沦谪十洲新绛纱,彩毫三馆旧黄麻。
先皇旧史今余几,又向江南见翠华。
少日围棋侍谢公,当时忘却在春风。
绛纱东国三千士,白发西湖八十翁。
寂寂荒祠野霭昏,萧萧残碣倚松根。
金川门又成亡国,石子冈偏欲断魂。
昔日麻衣惭叔父,于今青草失王孙。
殷勤说重农,农夫正在外。
今年岁不登,未得餍粗粝。
八口既嗷嗷,百事皆昧昧。
或曰古四民,最苦农在野。
佃种食余粒,年丰亦患寡。
被体无完衣,充肠只菜把。
地员辨土宜,管子精擘画。
大略分三等,有施长七尺。
以之测土深,高下定为格。
学者急治生,岂为忧不足。
衣食无所求,乃得立边幅。
入世重廉耻,务本贵菽粟。
有明熹庙壬戌科,先公典试人材多。
漳浦黄公出门下,匣开虹见腾太阿。
海南砚果读书种,凛凛气节坚不磨。
草莽书生依宋土,北望中原思艺祖。
宫车泪洒牟驼冈,雪耻不忘缚金虏。
袖中拟上中兴书,满壁张图森部伍。
复社名流谁与班,间披隐迹白云间。
浮家远泛双溪水,曳屩晴游三洞山。
梅福吴门名已晦,赵岐北海老方还。
扁舟浮海后,故国感沈沦。
钩党收名士,辞荣列逸民。
风高黄竹浦,交尽白衣人。
归田君解组,世事识盈虚。
结社唐九老,知几汉二疏。
文章燕许笔,踪迹光黄居。
盥诵冰泉什,春三羡旧游。
循声颂两粤,随笔著千秋。
胜迹前番话,名篇此集收。
弱冠名倾四海豪,小鲜共笑鼓牛刀。
一行作吏催科拙,十研归耕解组高。
彩笔梦花传别恨,锦笺香草续离骚。
种柳红尘隔,填词白屋温。
天宽容故我,地僻闭闲门。
冷抱箧中集,凉开湖上尊。
二十八年别,公高在急流。
吾翁占损益,晚岁倦遨游。
复此故人子,来同今雨秋。
蜡屐无论两,杖头宁计钱。
游经岳有五,笔断载逾千。
细数东林事,潜伤南渡年。
骂坐非因酒,无须怨魏其。
何来甫也贱,独就挺之儿。
别忆朱陵后,人今白发垂。
往事真如梦,心伤大小东。
青烟埋战马,冷土蚀遗弓。
复壁犹藏赵,冰天莫荐洪。
耆旧已辽落,床前拜德公。
人余柱下史,身是鲁灵宫。
杞宋文何在,齐梁运易终。
群峰奔云涌座隅,下有烟艇浮江湖。
是何淋漓足元气,得非米家海岳图。
细看乃是浑成一片石,天然妙迹非人摹。
中丞好古摅幽情,示我宝砚光晶莹。
紫衣通身腰横白,云是景炎故物玉带生。
曾游铁门翻白雪,向陪皋羽号冬青。
推篷落残月,津鼓响初沈。
斜汉澹微碧,澄川生夕阴。
华年同寂寞,遥夜忆徽音。
胜朝吴下一诸生,毕世栖栖旅客情。
高蹈自希庞隐士,传经未让郑康成。
昂藏大志期追古,忧患余年尚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