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巀嶪飞楼俯夕烟,招携吾党一开筵。


感时客有悲秋赋,揽胜人同入洛年。


指点河山分槛外,笑谈星斗落檐前。

颐庵先生古君子,德行文章当世美。


晨携玉笥白云图,访我金台官署里。


自言先世多遗德,卜居远在金川侧。

先生蚤践菊村踪,学富才充气宇雄。


沧海遇仙传异术,金台承诏谒重瞳。


奉祈礼寺恩荣渥,解组鄞江寿考终。

尤溪一派自尼分,毓秀储精此降神。


攘斥异端扶正教,恢弘圣道淑斯民。


源头活水通洙泗,门地清风蔼建闽。

庙宇崇前哲,仪刑肃后来。


凄清瑶瑟在,想像绛帷开。


海岳标芳躅,云霞焕绮才。

画鹢移江澨,文虹贯斗躔。


青宫思羽翼,黄阁待忠贤。


事业云霄上,声华日月前。

曳玉趋鹓署,鸣珂入凤城。


云随珠履集,花傍彩衣明。


学海摛文教,词园振雅声。

为学贵师友,斯文追大宗。
江湖近凋落,王子欣相逢。


昨我髫童慕儒业,尊君卓起推文雄。

世德颙然公辅器,学宗随例假词臣。


大雅定看还士习,撝谦先喜著朝绅。


地迫台衡仍咫尺,芳流金紫岂因循。

圣明望治胥才渴,优诏三涂许并登。


草野有怀思展布,儒林无士不骞腾。


雪中梅柳先阳复,海上风云入梦曾。

旧都常伯任惟崇,简命新裁自帝衷。


玉署鸳鸾供祖别,仙舟歌吹压春融。


登临可爱东山独,寅亮宜来鼎餗同。

双旌日晏渡河西,绝顶芙蓉路不迷。


石臼竹竿泉袅袅,风檐露井树萋萋。


龙山事往怜吹帽,渔父言欺笑掘泥。

明时公辅望,解组意合坚。


僚属吁垂首,门徒泣拥鞯。


柴舟遵海泊,卉服趁鸥眠。

五马郊行晓济舟,水光林影散清秋。


传呼绝徼风烟净,部局空山鸟鼠愁。


世远灵踪藏福地,官闲幽兴淼沧洲。

西风江渚罢鸣琴,报政难留去客心。


乡士何困逢盛饯,宰君其敢望重临。


□堂尊俎明秋月,嘉会衣冠侈上林。

石翁不爱二千石,乞身眷荷频增秩。


九十称觞千岁同,奕奕黄花照秋日。


蟠桃晓荐雕盘殷,东方适从东海还。

垂帘清昼。
倩妆点溪山,春明如绣。
这户弦歌,那村花柳。

华岑峙南服,灵异杳莫攀。


世德秉人龙,天飞复来还。


时荣故自保,名教岂逾闲。

颓龄欲餐菊,黄白何所分。


黄者色弥胜,白者气逾芬。


凉风起天末,百卉徒纷纭。

国柱维天锡,由看福履并。


明良期不偶,台斗任非轻。


出入三朝旧,弥纶百度贞。

一寸灵光六尺身,幅员之外更何人。


也知伎俩由区别,才隔云泥巳数尘。

未老江湖忧国身,端州风节诵人人。


包公奋井今无恙,过客尤堪慰渴尘。

两傅名藩事巳非,府中懿范见应稀。


金枝重系兰苕在,风雨龙丘有□归。

日下多名士,春宵得共论。


起家缘少府,传业有诸昆。


道岂延陵愧,教由安定尊。

宾峰薄车驾,云卧武陵川。


处世何如梦,游仙竟不还。


庭乌泣夜雨,墓木拱寒烟。

春色江南处处同,赏心谁复度秋风。


喜看白发明湖水,长对芙蓉一树红。

东山久系苍生望,周庙礼成出汉家。


聚玉喜从梁苑后,离觞愁向夕阳斜。


桑干夜渡天留月,雪霁村行树未花。

两岸湍声万壑雷,梵王楼阁此中开。


茶烟初起晓钟罢,梅雨半晴春水来。


绿树低环禅坐石,白云长护钓鱼台。

远逐星轺出海门,扶桑东望尚漫漫。


不游八极无垠外,那识乾坤只恁宽。

属车先报猎前山,云拥旌旗万马屯。


独有相如能进谏,声华不愧汉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