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孤嗜难众悦,今听非昔弦。


美人西山秀,蕨茹饮涧泉。


雪蓑韫明月,冰棹刺野船。

昔闻退之与东野,相与结交贱微时。


孟不改贫韩渐贵,二人情契都不移。


韩无骄矜孟无腼,直以道义为己知。

总角携书到上林,华筵何处不招寻。


淮南桂树枝枝赋,蓟北梅花片片吟。


斜日剑锋双黯淡,暮年书札半浮沉。

三年移疾住吴阊,不改清斋旧太常。


岂谓龙蛇能作谶,坐令鸿雁不成行。


游同兜率非天姥,秩主遮须胜夜郎。

宿世含毫自右军,池头秋色照鹅群。


吴中骤贵乌丝纸,海内争传白练裙。


片石嵯峨枯树赋,千金零落送梨文。

紫绶金章白玉珂,风流谁柰使君何。


文雄剩欲夸天宝,句好宁甘压永和。


大斗十千倾绿蚁,崇台二八贮青蛾。

绰约仙山大海东,神人何事暂乘风。


裁花已见潘安似,掷果将无卫玠同。


入座朝霞明远岫,披襟寒月挂长空。

作赋东南见大夫,平将彩笔擅菰芦。


青衿问字环三省,白帻传诗尽五湖。


辽海客归应化鹤,缑山人去定飞凫。

才名伯仲世争奇,并握隋和照海湄。


大野正看仪凤日,荒郊俄遇泣麟时。


惟应翰墨留千载,盛有文章落四夷。

中年真诀至人传,晚岁仍参佛祖禅。


夜雪尚疑中岳顶,朝霞俄赴大罗前。


黄金阙近双龙驻,白玉楼高万象悬。

为渠著姓黄山谷,结友齐名杜审言。


领略残膏沾丐我,彊书酬唱入坡门。

忧世愁肠转断蓬,趋时好色上芳丛。


古来只有春平直,披拂年来也不公。

并辔游人任往来,透墙春色已安排。


花时却记梅前事,秀水如何不永怀。

争先报国耻非夫,过后论功失故吾。


志士斗量贤士少,赤松游处智名无。

深居处女静无妆,脱兔飞时势莫当。


已捷不须三舍避,便将战处入耕桑。

谩捐儋耳非长策,便戮先零亦少恩。


整了六师须禁暴,本朝元气要长存。

新来鈇钺授当才,岳下浮云日日开。


易得成功难更好,鼎和诸将熟栽培。

照人精采驻元戎,与我驱驰录近功。


想见玉箫声远夜,乱芟篁竹剉春葱。

水耕当用牛,陆行当用马。


诗书无近功,平世安可舍。


吾州兵荒来,冠盖多苟且。

鉴虚磨愈明,弦柔调自直。


临民要儒术,非但用三尺。


君看春秋学,从士能断国。

盟府旗常策世勋,一门忠孝气凌云。


衣冠盛事谁堪比,汉后元间万石君。

万卷青灯味道腴,苦心欲探鲁邹馀。


朝回立马天衢上,又典春衣买异书。

不负朝廷七十年,楼台无地榻萧然。


清名当与温公并,只欠河南二顷田。

郑公已拜大司农,倏捧词林诏墨浓。


自是玉皇香案吏,仙班合领六鳌峰。

黑豸冠峨柏署阴,谁知偃月蓄机深。


九重尧舜明如日,独照生来铁石心。

正色鸳行第一人,危言耿耿耸朝绅。


忠州不负平生学,曾与皇家去佞臣。

手分恩露活茕嫠,春满棠阴犬有氂。


二十年间如昨日,儿童犹诵卫州碑。

铁马长驱栈路高,捷旗飞渡大江涛。


汉南烟柳蓬婆雪,犹识团花旧战袍。

粳糯三百万,连樯发南溟。
岁计给浩穰,来音倾耳听。
明公顺天道,坐镇鱼龙腥。
唐人作丞相,分当食万羊。
不知苦辛者,但取充饥肠。
只今天下宰,圣明登俊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