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渺渺风帆,凄凄烟树,望中便是侬行处。
羁魂别后若相招,分付采菱歌畔、木兰桡。


翠被浓香,青帘细雨,依然坐对篷窗语。

薇省虚尘列戟班,金茎露表迥难攀。


身从手板聊称贱,意托爰书可废闲。


不分归人私日月,唯堪到处有湖山。

词客兰台旧姓班,些成松柏恸堪攀。


非熊自枉车中载,汗马那容牖下闲。


人向九京回白日,天留三管施青山。

先朝词客胜扬班,地近烟霞许暂攀。


高卧不招衰凤叹,中兴翻睹伏龙闲。


遥飞郢里歌中雪,恍踏苕溪雨后山。

拂幰莺啼出谷频,长堤天矫跨苍旻。


六桥天阔争虹影,五马飙轻散曲尘。


碧水乍摇如转盼,青山初沐竞舒颦。

压镜秋姿,四山浓黛和愁敛。
浴空蟾影转斜河,三五凉萤闪。
清景人闲易欠。

美人娇醉落花钿,船载笙歌出柳边。


春满六桥调马路,香风飘趁玉丝鞭。

众山合长堤,空水相映带。


平湖漾明镜,秋色照眉黛。


中流赤栏起,亭亭列车盖。

十里长桥跨水涯,狂呼明月醉流霞。


平湖影落虹千丈,远岫光飞雪万家。


映席枫杉俱锦树,回船葭菼半瑶华。

啼罢天鸡曙色微,鹫峰高处见朝晖。
傍人不用歌行露,夜与郎游尚未归。
骊珠不动小龙眠,井水无波玉镜鲜。
携手与郎同一照,忽惊花发并头莲。
三月寻春到锦塘,青青垂柳一丝长。
折来戏作同心结,不是同心不赠郎。
湖心歌管遏春云,水底榴花六幅裙。
转过苏堤欢不见,停桡齐上岳王坟。
石屋云开淡复浓,青山微露半芙蓉。
一时游女红妆湿,身在高唐第几峰。
桃溪春色武陵同,落尽残英阵阵风。
暗出袖中花一片,问郎何似夜来红。
梅花十亩映湖塘,历乱幽魂处处香。
淡月一轮疏影见,青铜镜里寿阳妆。
虬龙千尺翠烟凝,九里涛声浪几层。
油壁青骢堤上过,同心犹记结西陵。
霞光片片映香台,花下红妆笑靥开。
预卜明朝天色好,愿郎游骑得重来。
柳外春烟午未消,烟深何处认郎桡。
小鬟不用频相问,已约桃花第五桥。
插衽方巍上,挈舟仍奥鹜。
语语岂惮酬,觞觞忽申暮。
遇物皆陶悦,睇佳溘淹驻。
万顷秋光一岸分,芰荷香里踏斜曛。
周遭矗矗群峰合,半是青山半是云。
世事浮云变幻新,声名官职两沈沦。
笼中蓄艾真无计,观里栽桃别有春。
陈迹只今成俯仰,年来平等到冤亲。
海燕西飞雁北来,春深试上李陵台。
洛阳花似龙庭雪,换得年年一度开。
苏堤路。
正密柳烘烟,嫩莎收雨。
野芳竞吐。
芙蓉苑。
记试酒清狂,亸鞭游遍。
翠红照眼。
桃李寻常故不同。
占岁岁东风。
江南归梦雨声中。
卅里湖边路。
带长堤、红桥曲折,绿杨无数。
云隔烟迷人迹远,只有青山当户。
向晚西湖路,烟霞淡水汀。
垂杨拂波绿,芳草幔堤青。
地僻渔樵聚,山深殿阁扃。
出郭青岑近,临流白鸟飞。
笙歌春雨歇,草树夕阳微。
山色邀藜杖,湖风飐葛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