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汉殿词臣海上归,宫袍计日拜重闱。


江楼烟雨迎仙棹,驿路风光动彩衣。


芳草淮南怜昔赋,停云燕北怅今违。

汉家凫舄本仙踪,秋色翩翩向九重。


江县万花行处遍,河堤千柳别时浓。


为郎白首逢停辇,谒帝彤扉梦听钟。

乌石推名郡,儒风大海隅。


行应持鹊印,恩已赐麟符。


子荔红云岛,侯梅白雪湖。

捧檄监州去,东南得胜游。


荔枝红照日,茉莉白含秋。


地尽闽中郡,天连海上楼。

杨花初扑越溪船,莺啭南州雁北迁。


繁露书成去淮海,凌云赋就入幽燕。


行春草绿中牟雉,流水风清单父弦。

百里报消息,一缄劳寄驰。
但知怀旧切,犹恨得书迟。
儒者可言政,怀邦当易为。
东洛言归去,西园告别来。
白头青眼客,池上手中杯。
离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
扁舟欲别之何处,一官典教闽中去。
细雨榕阴面面山,薰风荔子家家树。
怜君年少非常伦,才赡人称席上珍。
拱极台边,昭阳湖畔,微风吹送清讴。
有一枝渔笛,相与勾留。
又是三年不见,巾带缓、似旧风流。
雁塔深论契,鹓班试著行。
参亡闻易箦,越吊后除丧。
支郡难留邓,佳城久梦方。
庙乏著靴鬼,梦中言更明。
起家尤感励,为吏极廉平。
荐口声名重,朝行去就轻。
一般奇怪弄精魂,猪蚬皆餐针戏吞。
未到空通渠地位,只当斋戒作沙门。
钵中滴水也难消,切莫贪他寺富饶。
留取大皮缠大树,腹围紧紧篾三条。
盘错载逢知利器,冰霜屡阅见生涯。
轻车熟路老为县,短什长篇真当家。
今雨田田饶榖粟,东风处处长桑麻。
六月入闽关,榕阴夹道凉。
鹧鸪飞鸣苦竹冈,一重一崦山苍苍。
云山苍苍马前起,南往莆田尚千里。
捧接升书拜衮龙,隼旟从此入闽东。
身轻琴鹤还疑累,家远云山转觉重。
奕叶每思世德厚,三朝难报国恩隆。
夜宿吴山上,朝行莆海东。
地偏元少雪,天阔自多风。
不见波涛险,宁知造化功。
雨过山城野水浑,夕阳黄犊卧篱根。
吴塘父老应相语,昨夜南船到海门。
丽日和风花正妍,黄堂高会四神仙。
凌云擅价蓬莱客,游刃飞声天府贤。
旌旆驰驱聊此日,鼎槐调燮属他年。
梅溪好源委,流德至今存。
独继贤人业,共推君子孙。
官清五字好,州小贰车尊。
昔我侍吾翁,设教山水乡。
抠衣琴册暇,问礼俎豆行。
在寝皆渊骞,籍湜走以僵。
朝游夹漈山,漈水何涟漪。
暮登石门山,山石亦差差。
水石太古色,山人去何之。
华星何历历,际此时休明。
向来章甫冠,太平皆长缨。
某也收科第,濯濯邦国桢。
到此溪亭上,浮生始觉非。
野僧还惜别,游客亦忘归。
月满千岩静,风清一磬微。
一入招提境,浑忘尘世踪。
昙花飞扑马,法雨洒降龙。
台殿丹青古,林峦紫翠重。
中朝人共说,未见已相知。
此别又千里,再逢还几时。
雨来崖树暗,风静浪花迟。
役役劳此生,梦寐积尘坱。
兀对多遐思,何缘得欣赏。
淮南乐托人,岁费屐几两。
俎豆今来意,诸君兴慕思。
师亡胡可倍,道大固应歧。
白石犹能碻,狂澜未可知。
跋涉师怜我,连年更未休。
风尘徒不肖,悲愤已堪羞。
独夜一回首,当春那得秋。
视炙无多日,师恩自觉偏。
来时先目断,归路更心悬。
待对空山榻,长休大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