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一官归老岂嘉宾,喜见群材入选抡。


学变古今人得意,化行梁楚俗还醇。


士蒙馀勇天同力,诗度清秋物再新。

临川内史诏除谁,里巷传闻报客知。


金马门深曾草制,水精宫冷近题诗。


行看画省旌旗入,定把书麟笔札随。

翰林赫奕今如此,莫道人惟旧雨来。


庞老终身远州府,刘郎何面向春台。


园宜杏子非时结,溪阔梅花过日开。

西湖波浪还佳色,风物悲人老可惊。


游接竹林公对叔,梦迷春色我思兄。


酒沽鹦鹉杯行尽,诗傍蟾蜍研立成。

一麾偃蹇江湖去,五马侵寻观阙来。


就日金波通汉苑,望云玉涧断苏台。


自迎楫立看时渡,手种花行到处开。

使君重凿西湖罢,也复封诗寄我来。


洲上新题花岛处,苑中旧体柏梁台。


风烟直觉钟山近,鱼鸟浑疑涧水开。

碧雾朦胧郁宝熏。
和风容曳舞帘旌。
花间千骑两朱轮。

岘山亦是关情地,屈指从君话旧长。


此夕梅花辞大庾,十年秋雁隔清湘。


应徐笔底多陈迹,吴粤尊前暂一乡。

为具青山莫厌贫,天涯惊见赏心人。


还将温室中郎树,来咏吴兴太守蘋。


霅水远拖双带玉,何峰斜抹一钩银。

芜城分手叹离居,尺素论心岁不虚。


君爱王维诗里画,我悬梁鹄帐中书。


娄江柏叶将云暖,庾岭梅花带月疏。

蓬莱阙下散琼琚,一入罗浮恨有馀。


死去伯鸾邻侠骨,病深司马箧遗书。


西清几种风流在,南国诸生雪涕初。

昔读招隐篇,白云栖桂树。


矫首望白云,吾亲在其处。


是以夕上书,朝即挂冠去。

莫嫌张廌解辞宾,有例何曾问主人。


客比七贤差恨少,侯同千亩未言贫。


琮琤别写风中韵,峭茜平添雨后神。

青葱竹柏吐余姿,不似长年摇落时。


已割溪云充野供,还调涧溜作清丝。


客缘探隐难言结,心到论文偶自知。

下马捋须无限情,微言入坐有余清。


巉岩水落鼋鼍出,峭茜风过鸾凤鸣。


宾主东南当代事,庙廊丘壑暂时盟。

洞庭八百里,春波正渺茫。


谁将木兰楫,君是紫微郎。


柱识留题字,衣分旧赐香。

新佐天官领百司,可如供奉玉堂时。


向来仙骨应俱羡,此去冰心只自知。


衙散图书周四壁,亭虚花竹隐三垂。

縠水柯山蕴秀奇,精忠深结冕旒知。


玉堂视草久推重,金碗书名犹恨迟。


廊庙未应忘泽物,江山且复助题诗。

视草金銮不记年,却将心事付林泉。


归居盘谷真良策,买得愚溪定夙缘。


隔竹闻声鸣佩玉,挥毫落纸散云烟。

迂愚聊复隐清时,幽事相关只自知。


满地落花看鹤舞,一轩春雨对僧棋。


闲中日月真销得,物外烟霞渐可期。

翰林风度世间无,炯若清冰置玉壶。


暂向霅川谋小隐,未应鲁国舍真儒。


平泉草木何须记,杜曲桑麻幸可图。

朝回内省中,默坐对西风。


秋色澄寒沼,朝阳上古桐。


龙墀惭近侍,鱼浦忆疏篷。

旋踵之间政事堂,挂冠神武一何忙。


松风醉卧山前后,梅障留题春在亡。


八十磻溪才事业,百年落水自平章。

倒泻银河洗肺肝,初传冰句落人间。


吾州谁继龙溪老,内相宁论豹尾斑。


汲冢以来书尽读,商盘而上笔追还。

辇路融晴,宫云逗晓青旗报。
梅边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风到。
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纷绿闹。

端阳彩扇百官传,每岁宫臣赐独偏。


君去翰林供奉久,始来经幄拜恩年。


颁从殿阁风先动,捧向云霄月并悬。

春日长安车马迎,密烟轻旭弄朝晴。


诗来草动池塘色,吟罢花增馆阁情。


万里江湖桃竹杖,十年风雨铁灯檠。

秋日徐君北楼上,北楼岧峣连北斗。


窗牖临观日下花,阑干坐拂天中柳。


南州孺子美如玉,北门词客同杯酒。

四十生儿身未老,万行哭子泪难收。


乍看入掌明珠动,不见凌云王树留。


门下公侯应有种,堂中宾客尚回头。

高城下一叶,亭榭已萧疏。


河汉生秋早,星辰动夜虚。


玉珂停騕袅,金砚落蟾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