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霜天奇绝。
江上寒英重缀雪。
簌簌轻绡。
过雨璇空湿。
浩秋香、光浮桂菊,晓风吹入。
柳系牙樯应小驻,草草还成胜集。
涵育累朝士兴起,薄海弦歌争教子。
籯金世守韦一经,俎豆少成孟三徙。
尽从科举梯进取,鹤发望深门日倚。
夜半尚闻箫鼓响,开门领客兴来曾。
历千万劫有今日,近四三年无此灯。
儿女竞歌桃叶渡,风光翻盛木香棚。
讨贼七年殊费力,致多如此旧何曾!
幸无惊犬去吠月,赢得闲钱来买灯。
正好从容花海会,莫教零落翠云棚。
儿童笑指游人醉,共说新来酒价增。
自怜老去情怀别,笑拾花钿不复曾。
良夜好天千载意,光风霁月四时灯。
暂辞江表烟尘海,偶上人间傀儡棚。
宫殿如波涌两山,上方不与世相关。
望穷弱水三神外,梦在匡庐五老间。
茶烹土锉旗枪碧,酒泻银瓶琥珀殷。
南山多白云,日我媚幽独。
杖藜或西山,凉阴梦风竹。
渴思山下泉,迤逦手自掬。
谈馀方外士,乘兴到禅家。
云尽长依竹,山寒不见花。
客留新卷墨,僧试旧垆茶。
休将冥漠问山神,绣岭花开别样春。
竹少千竿分两径,松高百尺抱三人。
茶垆欲试新泉在,画壁曾看老衲真。
诏侍宁亲日,弦歌报主身。
静中真乐地,病后有闲人。
月水双涵镜,风天一转轮。
秋月将弦夜,林居自老身。
社无邀酒地,里有和诗人。
照隐看悬鉴,穷玄拟驾轮。
落日空山钟磬清,隔溪时听棹歌声。
小桥再渡觉身健,高阁一登增眼明。
望极江湖云北去,梦回岁月雁南征。
书策重翻架上尘,两年多负病中春。
手将笔试初知健,心与盘铭几见新。
方得养亲真爱日,未成报国敢轻身。
小堂开向绿阴边,故老相过问往年。
水接少陵新槛外,草生茂叔旧庭前。
山从西望城才隔,溪自东行路亦缘。
画里巾曾见大苏,短檐高桶旧相呼。
直须唤醒千年梦,赤壁舟中认故吾。
万里同归望虎关,三秋清赏爱龙山。
白云黄叶西风外,翠壁丹崖夕照间。
逸少述文夸盛集,醉翁作记叹苍颜。
海天极目路茫茫,少憩珠林兴颇长。
太守花边携酒至,老僧竹外煮茶香。
小楼吹笛关山远,落日放船风雨凉。
清漳博士姚先辈,妫水神明世胄遥。
绵岭题诗风满竹,韶溪放棹月明潮。
愁来白石歌休唱,老去青山隐可招。
忆昔南游浙水阳,越山青映吴山长。
青鞋皂帽紫筇竹,跻跋鸟道登羊肠。
葛翁岭下丹井冷,西子湖边花草香。
曾闻天漏处,今日见南蛮。
削尽睢盱态,添来憔悴颜。
堰流思伐石,避湿欲登山。
圣学湮沉世几迁,先生推阐复昭然。
羲前至理探无极,轲后斯文赖有传。
星聚奎躔开道化,天将文教付名贤。
欲濯尘缨尚未能,匡庐又见碧层层。
半生牢落空怜我,一味清闲却让僧。
周览未酬霞外想,长吟聊伴佛前灯。
乱离生世晚,衰白在人前。
云水飞饥鹤,山林付乱蝉。
日今行黑道,人有隔黄泉。
故人在何处,清梦或逢之。
老树秋声早,深窗曙色迟。
湿萤粘露草,惊鸟徙风枝。
隔林看日落,出户对天行。
久乱人情变,长贫心事明。
虹拖城郭势,河泻甲兵声。
秋后钟山,苍翠色、可供餐食。
登临处、怨桃旧曲,催梅新笛。
江近苹风随汛落,峰高松露和云滴。
清咏重重画戟边,芳题短短竹篱前。
政如美稷西河日,诗到黄初正始年。
滕国已歌慈父爱,韩门更感使君贤。
直须富贵在何时,到手杯行且莫辞。
未放沈酣千日醉,何妨酬唱百篇诗。
喜看小雨生新润,要使闲愁破两眉。
来时春半忽惊秋,思虑关心欲破头。
符竹徒劳乘绝障,舆图那忍望神州。
未酬素志终难已,欲问皇天肯断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