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梦醒宫斜城畔路。
月晓霜清,脉脉情千古。
准拟小梅诸媵数。

篮舆忽得到林间,飞鸟翩翩相与还。


俎豆欲严来日祭,轩窗聊共此时闲。


芬敷残菊添秋色,摇落苍梧见远山。

冬晴不作雪,无处听寒号。


山外一轮起,雾中三丈高。


曝肩樵解褐,晒翼鸟遗毛。

律琯催春到牡丹,行云欲堕碧阑干。


似嫌脂粉能相污,故逞肌肤独耐寒。


雪艳最宜金缕盖,天香合是玉雕盘。

粝食拥败絮,苦吟吟过冬。


稍寒人却健,太饱事多慵。


树老生烟薄,墙阴贮雪重。

寂寞掩荆扉,昏昏坐欲痴。


事无前定处,愁有并来时。


日影才添线,鬓根已半丝。

去扫冬林下,闲持未遍经。


为山低凿牖,容月广开庭。


旧叶云千里,生涯水一瓶。

北风一以厉,雨雪何漫漫。


江湖莽浩淼,周道阻且艰。


故人在千里,寄我双罗纨。

契阔人间未易论,劳君越陌枉相存。


尺书久绝南天雁,斗酒犹销别日魂。


欲笑子牟怀魏阙,曾随方朔隐吴门。

黄石山头雪未晴,黄石山前送客行。


天寒岁暮白日驶,北风猎猎吹冠缨。


看君殊少风尘色,击剑长歌双眼白。

十里青山古木平,半溪残雪夕阳明。


小桥流水门深闭,但听云中鸡犬声。

绳床尽日凭,垒石对崚嶒。


愁见叩门客,幽如退院僧。


花藏寻伴鸟,风折罥衣藤。

小径独相徉,婆娑木数章。


叶稀邻屋见,根老假山苍。


酒浊贤人味,衣熏道士装。

木榻长留客,寒栖一草亭。


纳云窗欲白,经雪竹偏青。


避世容高卧,随人畏独醒。

江村寥寂阅年华,静掩柴门小径斜。


科斗记封茅氏箧,赫蹄书饷竺僧家。


霜雕紫菊深留朵,腊尽红蕉盛放花。

杜曲能停辔,燕歌且进杯。


书曾藜杖过,饮以布衣来。


二仲期难至,谐君坐莫回。

塞鸿飞尽暮云残,词客悲秋共倚阑。


二女渚连还北向,九疑山隔正西看。


荒台枕石波声小,野庙临江树影寒。

会稽昔受计,涂山曾合符。


皇览遵时豫,宸游协前谟。


肆瞻万岁山,奠彼玄武区。

馆近梅花大树村,葛洪去后几株存。


香闻半岭空鸾啸,月挂高枝有鹤翻。


岁暮莫吹江客笛,山寒犹在汝阴园。

西园飞盖几人同,寒色苍茫几席中。


城雪尚连芳乐苑,阁云曾傍建康宫。


可能宾客逢荀令,未许风流减谢公。

海内词人见面稀,况能持赠有珠玑。


正欢洛下相携入,似慰咸阳久忆归。


双辔忽传驱马至,五弦吾自送鸿飞。

逢君休沐下东华,邀赏高斋到日斜。


已道书钞麟趾殿,真看画在虎头家。


香炉云起匡山石,金灶烟分顾渚茶。

长公归巳久,渡汝问行藏。


关气高天紫,河冰浊浪黄。


雁迷云惨淡,骏急野苍茫。

偶忆许玄度,一寻都讲坛。


疏钟出兰若,片雪到旃檀。


定后鸟初下,诵馀灯未残。

銮辂来东鲁,先登夫子堂。


两楹陈俎豆,数仞见宫墙。


道统唐虞接,儒宗洙泗长。

斜抱囊琴悄下帷。
强行难遣玉腰肢。
破鬟烟绺,风过不成丝。

北山霜冷暮猿悲,客子寻幽杖履随。


芳草不知经几变,白云何意更相期。


山楼月出人吹角,水榭春归柳向池。

家在罗浮下,携来珠海滨。


栖栖怜数口,扰扰忽三旬。


蜃气吹风急,潮声搅梦频。

紫烟楼畔月初弯,家酿频倾共破颜。


梅放淡香檀蕊小,苔侵团碧玉纹斑。


青衫旧泪怜司马,翠袖新裁学小蛮。

旭日孤城昨夜霜,九峰晴色晓苍苍。


桥边酒送神仙令,座上僧薰解脱香。


十里朱楼随鹢首,一双白鸟近鱼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