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


不悟俗缘在,失身蹈危机。

舍俗依空事梵王,韶颜寂寂度年芳。


门前草色迷行径,院里花阴接步廊。


弓样展来靴尚窄,黛痕剃出顶应凉。

平生爱山如好德,未尝一饭忘泉石。


大苏山下松柏林,路尽重门照金碧。


思公得道神所相,指示岩幽驻瓶锡。

老厌冠盖场,万事不挂耳。


时与林闲人,静话无生理。


却闻钱长官,只饮净居水。

大士生天竺,分身化日南。


人中出烦恼,山下即伽蓝。


小涧香为刹,危峰石作龛。

旧约逡巡践未能,煮茶相对一枝藤。


天身衰相休辞避,合署霜龛红叶僧。

修到西山共一龛,阶前红叶醉霜酣。


投边垂老心枯绝,那得高人落木庵。

寺门幽独傍江城,江水清含地气清。


隔岸楼台人醉死,绕阶松竹夏寒生。


路经桥远尘难过,僧占闲多俗不争。

何事当清世,归来咏考槃。


近闻新住处,不似在长安。

净居都葺了,馀地盖斯堂。


不用栽萱草,无忧可得忘。

未老先求退,题庵乃自呼。


有才须进用,能保此名无。

寒溜日涓涓,萦纡小槛前。


不知明月下,谁与弄潺湲。

翠羽攒何密,青丸缀实繁。


谁知人与木,俱是太清孙。

铁石枝梢劲,冰霜节目圆。


净摇风苒苒,闲映月娟娟。

清飙动萧瑟,翠樾减婆娑。


却爱夜来月,满窗寒影多。

日光明骀荡,天气暖氤氲。


草木遍庭槛,清香朝暮闻。

试品斋中画,曾无第二流。


顽礓与乱筱,应挂在当头。

缣缃罗几格,无限有奇书。


想在中间坐,浑如獭祭鱼。

身闲无可奈,惟此度晨昏。


与客正争局,闻谁休叩门。

将何写幽意,有此古桐声。


为问好弹处,谁来听蟹行。

米盐辞剧务,宫观得清资。


自取闲官乐,争教俗客知。

峰回涧曲路萦纡,万壑中藏一画图。


雪堕枯枝龙解甲,藤缠怪石虎生须。


满楼山色自浓淡,隔竹泉声半有无。

梦回寒月吐层崖,汤响松风听煮茶。


倚树恐惊残雪堕,起来不敢嗅梅花。

薄晚经禅悦,深更宿净居。


急滩鸣断岸,绝磴下荒墟。


茗碗僧同把,诗篇我谩书。

名山恨不幽,兹境石颇矸。


蓊郁山树层,似出翠微半。


我从淮汝来,簪绂愧羁绊。

白雾苍烟暗九秋,殷床金吼抱山楼。
为霖未必浑三日,似有闲云伴我留。
雨华随步到天关,远目才分缭绕山。
风马不驰前景断,更于何地觅无还。
三苏岩壑连云秀,二士门庭匝地新。
带雨山光无限思,一时分付镜中人。
香断寒炉古庙空,金毛一去了无踪。
分明曾得真消息,犹有参天十万松。
四面烟岚合,吟魂到便清。
乱山供远翠,幽竹送寒声。
磬韵听时歇,云根望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