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柳丝蘸雨金千缕,山际浮岚碧一痕。
日晚牧儿驱犊过,炊烟浮出老人村。
雨后青山淡欲无,晴光处处满平芜。
一枝短策前生伴,可是当年范石湖。
绿肥红瘦昼如年,乳燕呢喃搅午眠。
戏水蜻蜓芳草立,惊风蝴蝶落花旋。
轻衫团扇无聊思,竹簟筠帘独自怜。
落花香处认芳丛,蛛网留春数点红。
闲倚高楼忘昼永,山光云影夕阳中。
落花随涧泻红泉,浓树和云覆绿烟。
玉版可参惟一味,粒松能种合孤妍。
将偷闲日因过院,见买清风不用钱。
开遍蔷薇小院香。
乍晴梅雨蝶飞忙。
一溪新碧浸鸳鸯。
四月南风雨新霁,麦花初飞柳条曳。
短衣匹马走关河,回首觚棱在天际。
故人落落金闺彦,横槊论才雄一世。
节近蒲觞酒。
正团林、熟梅天气,江南同否。
舶踔风微丝雨润,开绽绣毬如斗。
雨过曲池凉,风动湘帘卷。
忽见流莺度短枝,娇弄千声啭。
新绿遍园林,细草铺茵软。
雨送春归始放晴,风光初夏好逾明。
林花过尽新生竹,院鸟啼残乍熟樱。
自检方书医小疾,颇从田父看深耕。
怕听骊驹发。
正无聊、将离开了,酴醾飞雪。
我亦天涯商去住,一片乡心难说。
花饶午韵鸟声碎,柳曳晴丝蝶路迷。
独倚阑干春影里,一帘红透夕阳西。
入山复出山,合沓自朝暮。
余兴犹未阑,更踏招提路。
山阁俯乔林,凭虚敞遥顾。
山行不知疲,苍翠列万变。
芙蓉插空青,应接耳目眩。
云窦窈以深,幽花烂且绚。
遵途越平冈,揽胜憩灵鹫。
朱夏一以深,嘉禾郁如绣。
天宇犹清和,微阴蔼岩岫。
谁知到处徘徊,谢庭风景都非旧。
画堂尘掩,蓬生三径,门垂疏柳。
白昼初长,清风自至,流年空又。
冷官局横舍,精莩坐消歇。
薄霄愧鸿冥,晦迹惭蠖屈。
烦忧谁为袪,陟巘庶轩豁。
山庄入夏似凉秋,恰趁同人午泛舟。
千日酒杯斯世外,百年人物此楼头。
尚堪作态还余柳,能不寒盟只有鸥。
日月无停轨,芳时最难留。
人生当为欢,戚戚复焉求。
幸有芳尊在,旷然涤繁忧。
嫩绿轻阴竹放梢,二三野老日论交。
草堂未雨先防漏,闲补风檐一把茅。
石室峰头坐,巉岩直接空。
云遮江树白,日射海波红。
松鼠盘藤蔓,莎鸡隐竹丛。
还望梅峰半,茅斋起寂寥。
径通岩顶石,楼瞰海门潮。
蝉嘒风中竹,蜗行雨后蕉。
柳叶毵毵覆屋低,绿阴初满小轩西。
沿阶碧草茸茸长,坐树黄鹂恰恰啼。
须识人生皆有定,自来物理本难齐。
细细歌声处处通,夜船灯火半江红。
随风掩映波光里,多少楼台月影中。
镇日优游载酒行,催归斜照半山横。
莺声不解留人醉,廿四桥头空月明。
平山堂畔绿阴多,笼罩晴辉漾素波。
为问当年双细柳,可还依旧晒鱼蓑。
杨柳依依翠作湾,每从深处听绵蛮。
笙歌满地知多少,扰我诗肠句也悭。
冶春词社旧知名,想像当年四座倾。
五日东风十日雨,诗成随处谱歌声。
画楼流影焕天街,檀板笙簧处处皆。
一曲铜鞮歌旧事,游人争说小秦淮。
虹园花木倚云栽,芍药含红半未开。
惆怅清和晴复雨,几番辜负好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