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新来乘传抵秦川,会府须才果峻迁。
应见流钱从地上,特闻聚米向君前。
声华南国推高士,名姓丹台缀列仙。
策马齐中道,行当佐郡忧。
城连岱云起,地接海天浮。
赋税徵兵日,星霜报国秋。
涉汴浮淮即渡江,一春饱满看沧浪。
临溪高柳为谁绿,隔浦幽花还自香。
暖日鱼儿浮密藻,轻风燕子语危樯。
数竿严濑钓鱼纶,一幅渊明漉酒巾。
天上旧传公子贵,汉阴今见丈人真。
登山临水能胥宇,问舍求田待卜邻。
夫子今衡鉴,斯文属在兹。
擅场年鼎盛,抱业器瑰奇。
鹗荐崭头角,莺迁奋羽仪。
射策名先著,论兵气自雄。
能全季布诺,不道鲁连功。
流水蒹葭外,诸山睥睨中。
时称谢康乐,别事汉平津。
衰柳寒关道,高车左掖臣。
背河见北雁,到洛问东人。
从事东军正四年,相逢且喜偃兵前。
看寻狡兔翻三窟,见射妖星落九天。
江上柳营回鼓角,河阳花府望神仙。
我登野阁思过庭,吻角欲语徒悲鸣。
丽谯西池水木秀,当年手种年年生。
五六十春几交印,幕画英游应接轫。
野路荷花发,薰风使者车。
老怀谙万事,雅俗问三闾。
岳麓只如此,湘江应可居。
看儿遥宦离吾身,吏在廉平稳问津。
积世衣冠当报国,随时禄秩莫忧贫。
周旋同列防猜忌,出入其间节怒嗔。
儒家辰告当吁谟,纷纷莫厌形势涂。
甲兵调度应敌尔,君行鄱水聊载驱。
有文与诗锦机织,夹道云山正堆积。
自恨登门久,飘零岁月深。
近知无复旧,后定不如今。
声迹嗟贫病,形容入醉吟。
万里风沙断,三湘日夜流。
名成亲白首,岁暮客扁舟。
黄鹄延归思,丹枫替别愁。
松柏不受雕,此亦易知耳。
须看竹有筠,与松相表里。
水月皆内景,入秋倍清晖。
世无善观者,滔滔吾谁归。
天马流行泽上坤,玉龙飞洒水边村。
扶持农扈培邦本,排荡阴机立岁元。
遍地诗材供墨客,通宵酒令属侯门。
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
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
松竹贯寒暑,而梅时往来。
不知姤复意,随人谩徨徊。
散发避炎暑,炎暑苦相寻。
云何对大宾,不见汗沾襟。
莫作溪流看,天命无穷已。
诗人若知得,千古可坐致。
泽气蒸前山,起自肤寸微。
竞看千丈瀑,不悟片云飞。
士非耕钓者,而从蓑笠翁。
人生贵适志,莘渭亦时中。
山堂有何观,四时互兴歇。
万物随天根,东生复西灭。
外物羁絷人,无退亦无遂。
愧彼自由身,朝发夕予至。
津市停桡送别难,荧荧蜡炬照更阑。
东风万叠吹江月,谁伴袁褒宿夜滩。
阙下情偏已绝稀,天涯身远复相依。
庭花每对从容落,夜烛多同笑语归。
君子是行应柏署,鄙人何望即柴扉。
三载从戎类系匏,重游全许尚分茅。
刘郎别后无遗履,丁令归来有旧巢。
冬暖井梧多未落,夜寒窗竹自相敲。
省郎岂但可秋曹,散吏鱼盐未是劳。
此地董生曾去国,何年枚乘共观涛。
木樵沧海浮云迥,睥睨天风白雁高。
浮云忽散蓟门天,何处秋风不可怜。
手版东方车骑日,锦囊名岳岱宗年。
澄清自许人犹望,画诺因知客最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