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今拜别。
住逍遥金玉宅。
处门开。

衰颜怕被青铜见,病骨堪同瘦鹤群。


出久并荒幽径菊,未归长忆满山云。


春风岂识吟人恨,夜雨频于客舍闻。

别驾多才尽不如,南来初下白门车。


六朝春色归辞赋,五岭梅花绕簿书。


玩世堪为濠上吏,浮家莫羡武陵渔。

相逢常为兴匆匆,拟赋新诗句未工。


岁月一身浑是客,江湖两鬓欲成翁。


消愁春蚁浮杯绿,送喜秋花上烛红。

岁杪无淹晷,归人滞山居。


兹晨复不发,明日当岁除。


宴会良已勤,愁思独不舒。

同戴晨星拜紫宸,临溪忍逐塞鸿分。
廿年羁旅风霜惯,万里离家仆隶亲。
金阙鼓钟催客梦,凤台花柳负青春。
九重城里尘如海,只有南湖一片霜。
若向南湖谈世事,老夫只得去池阳。
老夫梦识南湖路,水槛山堂处处通。
若有新篇无告诉,不妨题写寄江东。
寄榻六十日,朝朝上碧城。
云光随近远,山色变阴晴。
濠静鱼频跃,楼空燕不惊。
未敢先期约后期,重来未卜定何时。
诸君分手宜珍重,千古伤心是别离!
大海浮萍随聚散,屋梁落月系怀思。
又挥老泪湿征衫,回首斜阳挂赤崁!
昨日弦歌张别宴,今朝风雨满归帆。
去来乘兴毋相强,歌咏缘情自不凡。
步履时时自戒严,谨防局外注观瞻。
重舒望眼观沧海,一例低头过屋檐。
击楫被人疑祖逖,挂冠如我学陶潜。
花满琼筵酒满卮,双星嘉会我将离。
那堪谪宦逢秋日,况复他乡别故知!
隔座流莺红豆曲,大堤骆马绿杨枝。
自笑馀生等系匏,遂初犹忆旧衡茅。
湖龙化去开新国,海燕归来失故巢。
容我乾坤如许小,含恩生死忍全抛。
北户群山表,南云九域西。
君今行欲遍,此意别都迷。
妙句人谁识,前年手自题。
重雾侵衣到晓寒,东山怅别路漫漫。
醉君昨夜帘前月,借向长安马上看。
紫禁钟残万马奔,晓随仙仗出都门。
送行不尽亲朋意,扈从深蒙圣主恩。
日出海霞红散彩,雨添江水绿生浑。
对榻经时岂尽情,受恩深处弟兼兄。
行缘别重辞应懒,诗为愁多句不成。
寒雪千山家万里,朔风孤馆月三更。
频来树下得闲行,临去何辞粘滞名。
水面风摇金一片,日光柳色晚天晴。
十年眯车尘,思归入梦寐。
晨兴见家山,两目如去翳。
故人又过我,相对有馀意。
古来高僧能不俗,俗人以敬僧为福。
近代僧每类俗人,僧俗二般俱碌碌。
是以我惟号半僧,得僧之半亦已足。
几回投笔厌窗鸡,今日云边入马蹄。
欲赴陈王燕平乐,还同李愬入淮西。
羽书烽火三方静,紫塞黄河一路题。
同一年来差一月,先生偏让我先生。
孤飞未许接鸾翅,共济也曾陪雁行。
璧水夜寒惭铎警,杏坛春暖听琴鸣。
如云不厌苍梧远,似雁逢春又北归。
惟有隐山溪上月,年年相望两依依。
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
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
五月麦熟茧缫丝,黄鹂啄椹鸣桑枝。
南风送帆五两急,吴江酒船初到时。
牛车日转曹门进,鼓市楼西集成镇。
我本卫川豪,君作燕城客。
意气各千里,相逢在燕陌。
燕城燕陌跨京华,青烟作帐银为沙。
南山陈迹遍搜寻,好景森罗直万金。
别后不知谁念我,经营偏费主人心。
过江倦客抚鬓丝,浮名误我儒冠。
经醉湖山,漂波萍絮,天涯去住都难。
故园梦宽。
深闺有令范,皎皎扬贞仪。
授我四德箴,教我五字诗。
深宵侍篝火,譬若形影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