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不可无此君,种得百千个。


试与较风流,此君可无我。

花气无不薰,偏与红妆娆。


夜分乍解衣,宛是收香鸟。

步屧修竹林,银桥佛庐净。


洒然忽清凉,是境还非境。

共拟鸠筇履汉庭,忽惊鹤驭指青冥。


吴中旧雨留棠树,天上新霾掩岁星。


听罢府乌头欲白,攀来台柏树非青。

圣朝尚飞战斗尘,椎鼓鸣钟天下闻。


岸上荒村尽豺虎,衣冠南渡多崩奔。


何时铸戟作农器,欲倾东海洗乾坤。

紫泥黄耳到同时,家国无虞慰所思。


饮马天骄归朔漠,安巢越鸟返南枝。


休祥允恊灵棋卜,喜事何因乾鹊知。

夜半偷儿亦可怜,乘虚欲负壑中船。


银杯羽化方搜箧,绣被风飘遽返毡。


妄意室中真有道,夺从虎口岂徒然。

◇僖公元年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子不言即位。
此非子也,其称子何?臣子一例也。
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

昔我随远公,幽居庐山南。
香炉峰下水,濯遍十三潭。


松萝花开覆盘石,卧视秋云天外白。

有子黔娄似,生涯老更贫。


多惭难绝俗,所幸未违亲。


作苦成无养,为高致不仁。

内则时时读,中言子法多。


味调鱼子酱,香入燕儿窠。


未恨清贫甚,徒嗟少壮过。

忠养无穷日,难终孝子身。


三千王母岁,六十老莱春。


竹笋冬方茁,梅葩腊已新。

八十还馀四,生年值甲辰。


讵知王氏腊,犹是汉皇人。


膝下头皆白,堂前彩自新。

岁岁嘉平月,诗称寿母篇。


麻姑将九十,桃子定三千。


养恨芝薇薄,居愁市井偏。

乔木宋时村,安亲一小园。


白头乌子母,新粉竹儿孙。


古老衣冠在,虚无手泽存。

七尺人难许,归耕已十秋。


亲安因不仕,母老复何求。


妇汲朝临涧,儿樵晚下丘。

白华磨错久,无欲是生平。


有耻甘违世,非时敢殉名。


晨羞牲鼎少,夕卧水烟清。

朱萼身虽老,连枝得弟昆。


无营三处子,有道一曾孙。


南雪多为雨,西山半入园。

儿年一甲子,发白与亲同。


养志惟高尚,遭时且固穷。


莺花知汉腊,儿女解秦风。

八十二春秋,麻姑未白头。


长年乞王母,介福与康侯。


称老吾何敢,承欢恐未周。

炎洲春色早,腊月已阳和。


花使高堂笑,莺教稚子歌。


老莱欢不已,长袖舞偏多。

诗人歌寿母,令我亦同然。


白发俱难老,黄流更驻年。


人分长命缕,客至小春天。

一叠冰霜一叠云,峰峰沾湿女萝裙。


白猿不敢潭间饮,镇日雷轰隔岭闻。

阳春白水十三叠,势比增城白水长。


更有崆峒岩洞好,龙床偃卧绝清凉。

家贫谋食计元疏,日日妻孥作白鱼。


养志已成高尚士,娱亲更着外家书。


白头多事惟调药,青岁无才枉断裾。

麻姑白发七朝身,带闰参差已九旬。


门下三千酿酒客,堂前六十弄雏人。


纷纷䰀鬌教扶手,一一酥醪要入唇。

八旬有六老亲年,杖国婴儿在膝前。


孝子身终须大耋,贫家养薄只荒田。


诸孙酒馔争擎案,三妇衣裙竞上笺。

采采者蜡,于泉谷兮。


煌煌中堂,烈华烛兮。


新歌善舞,弦柱促兮。

我行自东,山海其空。


旅棘有丛,我行自西。


垒与云齐,雨雪凄凄。

囝生闽方,闽吏得之。


乃绝其阳,为臧为获。


致金满屋,为髡为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