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秋日忽复翳,暮色横陂陁。


黯黯窗户暗,森森修竹多。


我懒不点灯,枯藤与婆娑。

梅树花边日脚红,鸟偷微暖啭东风。


寒窗唤起无人见,独倚栏杆看雪融。

玉壶花暖日烘窗,夺我寒衾晓梦长。


惭愧高人方拥鼻,小炉沉水宿残香。

黄尘白骨已无人,青谷朱楼尚有村。


今夜三更山吐月,共倾双泪看金盆。

小阁棂窗风自推,手添香炷拨炉灰。


残年送病诗中去,淑气将春雨里回。


午案待尝新茁韭,阳檐思访欲开梅。

短日促解缆,起程霜鬓蓬。


岸姿微雨润,人影淡波通。


一鸟没虚碧,数枫留晚红。

金莲影与赭袍明,华盖前头次第行。


黄纸数行丹诏字,鸿胪三唱甲科名。


云边晓日中天见,梦里春雷昨夜声。

浮云几万里,白日闷晴晖。


稍觉波涛缩,犹闻点滴微。


两旬捐破扇,五月着寒衣。

山中五日寒,霖雨久不止。


稍稍云意开,骎骎日色美。


驾言出东城,道傍玩流水。

馀生橄榄蠖求伸,久作屠酥最后人。


万事不关闲处眼,三朝聊喜岁前春。


草芽地已回生意,雪霁天应念小民。

谁遣青天变漏天,人闲无复有平田。


女娲鍊石端何物,子产禜龙未必然。


死徙衔冤终不雪,生存忍饿更堪怜。

卧厌邻人聒,晨兴亦喜晴。


心知云气好,眼眩日华明。


吾事元无节,南方暂偃兵。

河中船已动,岸亦有人行。


城北钟声断,楼东鬼宿明。


倚□□酒醒,搔首小诗成。

木犀花正盛,吹入满楼香。


不是人无寐,焉知夜已长。


树鸣秋雨急,潮过海天凉。

平生为客太匆匆,已上西江又复东。


只信一朝飞舴艋,何知五度落梧桐。


绝怜牛女常遭谤,粗足莼鲈不叹穷。

老眼今犹见雪明,几番绝景慰生平。


三高祠畔吴江棹,百战军前鄂汉城。


颠沛艰难垂欲死,登临慷慨谩多情。

夜夜春寒渐觉轻,桐花十日过清明。


去年稔更今年稔,壬子晴兼甲子晴。


楼阁相望饶客醉,干戈不用保农耕。

暮霰寒依树,娇云冷傍人。
江南谁寄一枝春。
何似珑璁十里、更无尘。

秋色向幽处,浮家聊远寻。

醉来蓬鬓乱,卧入蓼花深。

云壑封诗物,烟波留客心。

雪山东控海门流,望里微茫迥更愁。


八月虚传枚叔赋,千年欲散伍胥雠。


干云彩鹢帆徐展,夹浦朱帘雨尽收。

高阁凝虚翠,虚斋泛碧川。


七峰连秀色,万户锁晴烟。


风物悲游子,登临集众贤。

平生无一善,天意自如斯。


老亦因哀乐,贫多损孝慈。


鸱鸮频取子,风雨未安枝。

儿亡今一月,魂梦未曾离。


泪落人争问,神伤自不知。


才因妻子减,情以死生移。

节过五月半,膏雨尚愆期。


昼夜忧农事,精虔吁帝慈。


风回云气合,泽沛野苗滋。

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


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


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

近节逢花放,开尊集异乡。


乾坤共一笑,风雨似重阳。


谁识暮蝉意,独怜秋树芳。

河曲春游得旧传,使君从俗上兰船。


低篷密罩香罗绮,小艇交扬细管弦。


有献满盘烘芍药,竞豪临水落秋千。

此日倾城乐御河,作河生日语应讹。


波涵祛服千花乱,风壮欢声万曲和。


元巳嬉游非俗尚,十洲光景得春多。

三月游河魏国风,惬山通日正暄融。


压沙寺古花残雪,过马桥高水饮虹。


众乐自深春色外,万愁俱泯醉吟中。

寒食初过始及旬,魏都偏重此佳辰。


倾城尽作河生日,匝岸皆如蜡祭人。


几舰神仙疑骇俗,一川笳鼓任同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