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游魂嬴惠两相依,徙倚层峦吊落晖。
千载彭殇一抔土,牛山何必泪沾衣。
洞口斜阳海气蒸,茫茫宇宙想神凝。
境非吾土终惆怅,不见温陵见万陵。
年年黍稷纪惟馨,布谷催农尽日听。
寂寞一区香火地,千秋血食飨岩扃。
盈盈秋水恍银河,登泛时随八月槎。
织女支机君莫问,人间往事已蹉跎。
季子坡翁怀古间,松楸石窦水潺湲。
源源本本钟情处,家在泉南第几山。
山拥云屏似九疑,行人下马问洪祠。
鹧鸪声里琼台暮,黯淡千秋两地思。
烟波荡漾莫愁湖,人去台荒月影孤。
悔比嫦娥应记取,封侯较羿不如夫。
藕花洲上感飘蓬,依约残妆媚晚风。
何事轻盈还照步,西方生处水晶宫。
危栈梯空上,人行香霭中。
险应逾鸟道,幽已出龙宫。
日月三天近,风云一径通。
白猿呼不至,洞口白云重。
涧落经霜果,崖留挂月松。
相传来万里,独啸应千峰。
雁塔高千尺,东南远建标。
江山留过客,日月记前朝。
铎受天风震,梯经劫火烧。
山僧住上方,高处更苍苍。
不雨云烟湿,长春草木香。
削成看小朵,幽绝拟空桑。
相传谢康乐,曾寄杜明师。
此客今为土,何人更解诗。
人空黄叶堕,岁久绿苔滋。
横水东西落,幽人日夜过。
宛宛龙赴壑,隐隐鹊填河。
缅想赤城路,潜通沧海波。
洗药源头路,通人有石门。
水涵青壁静,云与紫崖奔。
鼓翼朝飞鸟,连肱夜饮猿。
远通罗刈国,近接梵王台。
海客然犀入,山人采乳回。
林间无日月,地底有风雷。
乱云交霮䨴,孤石疏岧峣。
地识金仙隐,岩看玉女朝。
香炉贫秀色,太华并高标。
石壁巉岩天斫成,一屏万古长青青。
萧园卜邻得正直,谁谓与立天无情。
磐石坦然在平地,四望烟霞以为际。
两股寒泉五交络,围绕山腰遭束缚。
金锁朝垂铁石悬,玉绳夜浸银河落。
当时曾絷内难凶,至今千古流无穷。
尖石森然疑笋出,恰类龙孙启雷蛰。
草如箨解春雨香,树若枝凝晓云湿。
山鬼忍馋不敢锄,头角放倚青天孤。
百尺飞泉如瀑布,直泻悬崖几朝暮。
气迷云缕鲛绡垂,光射冰帘月钩露。
当年为唤锦袍仙,好咏银河落九天。
放生湖中有金鲤,身带铜环弄清泚。
年多变态神化龙,三十六鳞云气起。
已能济世成甘霖,令公涵育恩泽深。
怪石两分自中断,形势巍峨色璀璨。
令公试剑剑有神,应谶他年平内难。
锋铓不钝耀雪霜,匣藏三尺紫电光。
雨沐莲峰青孕孕,移来宜付中书卧。
东溟为砚云如笺,写遍长天愁欲破。
令公手携登玉堂,凤池波浸山苍苍。
空潭形圆小于瓮,寒泉注满波翻永。
秋蟾落影如明珠,夜永骊龙应起弄。
若能变作葡萄醅,酣饮吏部应时来。
无帆无楫空类舫,不经江涨波涛漾。
当年已办济川功,留得遗形岩石上。
纵令百丈那可牵,高歌击节时叩舷。
东龛古刹寄岩麓,令公读书有遗躅。
瑟瑟风语龙髯松,潇潇雨敲凤尾竹。
流传香火将千秋,晨钟暮鼓云悠悠。
女娲炼遗补天石,六丁下凿开岩室。
山灵閟护不敢居,留与令公读经籍。
至今犹听吾伊声,刚风吹度渊龙惊。
青山倒衔半边日,江天鸟度烟光夕。
霞缕牵丝百尺长,一竿袅袅秋风急。
琉璃影滑波无痕,霓纶牛饵鱼不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