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竹深留客处,僻近城南楼。


眼边无俗物,淅淅野风秋。


主人不世才,老气横九州。

竹光团野草,秀气豁烦襟。


赠此遣愁寂,萧然静客心。


枕簟入林僻,鸟雀聚枝深。

古墙犹竹色,真作野人居。


青云羞叶密,空翠扑肌肤。


寒日外惨淡,泠泠风有馀。

朱夏云郁陶,种此何草草。


儿童汲井华,颇亦恨枯槁。


寒雨下霏霏,满眼颜色好。

解榻秋露悬,竹凉侵卧内。


幽姿可时睹,密干叠苍翠。


况乃回风吹,低昂各有意。

幽偏得自怡,种竹交加翠。


雨露之所濡,成长容何易。


叶密鸣蝉稠,啅雀争枝坠。

赏静连云竹,移因风雨秋。


我圃日苍翠,会心直罕俦。


若人才思阔,文彩珊瑚钩。

秋风楚竹冷,倚杖更徘徊。


想见阴山雪,朱炎安在哉。


自今幽兴熟,携手卧苍苔。

青钱买野竹,持答翠琅玕。


深栽小斋后,幽事颇相关。


自有烟霞质,能令朱夏寒。

冠盖满京华,藩篱带松菊。


看君用幽意,必种数竿竹。


婵娟碧鲜静,窈窕一林麓。

闲花取次宜,宜酒更宜诗。


叶落涧鱼避,枝翻山鸟知。


簪来擎雨重,摘处任风吹。

病懒两相宜,闲吟九日诗。


江山虽旧隐,泉石是新知。


不分黄花老,从教乌帽吹。

落拓与闲宜,翻书更赋诗。


世方随世竞,吾自喜吾知。


王褚齿犹冷,申韩毛必吹。

秋气与人宜,山家物物诗。


题新兴常倦,景好句先知。


云断边鸿信,天晴野马吹。

醉里笋舆宜,闲携一卷诗。


微吟因兴寄,会意只心知。


谷雾连衣润,天风带叶吹。

晴佳雨亦宜,云黑又催诗。


静处景俱胜,闲中趣自知。


攀条随客嗅,卷叶看儿吹。

置散分之宜,半生衡泌诗。


神情一无系,山水两相知。


流咏双鱼寄,赏音孤竹吹。

天巧与天宜,雕锼焉用诗。


冥鸿吾自爱,隐豹彼何知。


牧笛方堪听,胡笳不奈吹。

草堂无不宜,犹记乐天诗。


尚有惊猿怨,莫教司马知。


上宫仙阙近,左蠡客帆吹。

山行事事宜,酒兴富于诗。


云锦工何用,风帘酒圣知。


囊空须共赋,笛好爱孤吹。

郁葱佳气望春陵,握管词场尔中兴。


才愧扶风歌莫答,白头江阁一青灯。

旧卷拟立案,新题更分门。


何人为剪纸,一返皮陆魂。

骥子堕地时,送喜凭邮竿。


闻声想神骏,举足凌九盘。

芳邻盛文会,老我亦滥巾。


却忆西亭子,寂寞谁与亲。

石湖到昆山,中带淞江脉。


却被幽蓟儿,呼作三侬客。

我壮本无似,况此岁月过。


垂橐视稛载,其谁得之多。

昔贤重交结,在始不在终。


君看千顷波,宁作壶醴醲。

子声岂云恶,我食惭无功。


怀哉祖豫州,起舞深夜中。

不学雉登木,还同鹤在阴。


怜材复爱客,无那主人心。

庭下两尊绿,墙头一竿轻。


无诗可充钓,积甒空如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