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劳矣田人莫远迎,疮痍未定犬犹惊。


燹馀破屋须先缉,雨后荒畲莫废耕。


归喜逃亡来负襁,贫怜繻绔缀旗旌。

一驻南宁五月馀,始因送远过僧庐。


浮屠绝壁经残燹,井灶沿村见废墟。


抚恤尚惭凋弊后,游观正及省耕初。

五月滇黔水大来,愁君西放画船回。


中闺咫尺邻铜柱,新咏参差是玉台。


孝友人知花萼好,精诚自使瘴烟开。

偕隐有贤亲,岷南四十春。


栖云自匪石,观国暂同尘。


就养思儿戏,延年爱鸟伸。

拟谢三川趋五岭,别从宁外向云中。


六年亲舍今虚远,四月王程亦自同。


日照白龙明昼锦,天随金马舞春风。

椰叶榔花映祠宇,椒浆桂酒蕙肴蒸。
古人不作千年恨,遗迹犹存百代徵。
魂魄何须归玉局,是非从此见金陵。
西郡推良牧,中朝宠外臣。
来瞻枫陛日,还睹桂江春。
贡篚勤王事,回车慰远人。
策马南宁道,凉风起夕阳。
路盘山脊险,泉带壑声长。
巢鸟惊还定,湍鱼隐复扬。
符分铜虎寄专城,新驾朱轮岭表行。
八桂瘴云迎五马,二江岚月引双旌。
两江资控遏,南去楚庭开。
马退茅亭在,龙穿郁水来。
玉符临骆邑,铜柱画交台。
送客长安道,鸣驺忽解携。
关通都峤外,江入夜郎西。
候馆过铜柱,公庭下锦鸡。
露冕粤西封,麟符出九重。
人知廉叔度,学似郑司农。
乡廪今馀谷,山城半是榕。
郎宁荒绝不堪栖,游客思乡转路迷。
千岭骤昏知瘴起,四时不断有猿啼。
编氓半是居蛮峒,行路相言避毒溪。
宦辙辛勤二十年,贤声到处有人传。
花封清节曾留犊,粉署奇谋不算鞭。
止拟六曹资昼诺,何当五马促超迁。
腊尽寒梅映雪敷,邮亭浊酒赋骊驹。
几年南国皆清署,此日西陲暂远途。
领袖纪纲原法从,度支财赋旧司徒。
几载频烦领度支,主恩南顾念荒疲。
朱幡夹道来千骑,竹马临江导两麾。
入境可知凰并集,分岐徒羡鹤相随。
理楫虽云远,长途岂容尽。
山城忽前横,喜及朗宁郡。
人烟颇稠集,阡陌少荒顿。
幸喜多安稳,聊将慰客途。
入舟翻自失,对酒更频呼。
骨肉凭谁讯,鳞鸿有到无。
已是临归日,何堪见汝曹。
羁栖怜若病,行役问吾劳。
滩束江声急,山藏瘴雾高。
岭表将归日,天涯欲尽年。
偶于童仆遇,翻成儿女怜。
望杳青山外,心驰白雁前。
蛮徼缠妖气,王师蔽海濆。
君看旗旐举,白昼起风云。
夜过黄丹驿,朝临白马屯。
剑歌弥激烈,挥麈共谁论。
敌忾三千士,功期一箭□。
相逢鲁连子,不用话封侯。
四望千山合,夹城双水流。
客行春渚净,不省过藤州。
长洲三十里,烟火接戎炉。
怅望蜂虿穴,何年尽扫除。
蕞尔蛮夷长,干天不自量。
泰山垂压卵,辙擘可能当。
沙头远下拥鸣珂,雪尽沧江生绿波。
碧桃细雨春寒重,黄鸟东风恨别多。
万里驱驰心自赤,十年忧患鬓先皤。
岁晚驱驰忆帝京,北风回首重关情。
中天日月回金阙,南极星辰绕玉衡。
父老尚烦司马檄,蛮夷须用伏波兵。
即看真气又临关,六传风云不可攀。
积瘴望中铜柱日,乱峰明处朗宁山。
相才岂颖能淹骥,蛇笏推宁自一班。
千叠层城十丈壕,藕花无数绕周遭。
轻舟时获鱼盈尺,新雨才添水半篙。
拂地烟梢毛竹暗,倚江风树木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