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三十年前,曾向此、舞风歌月。
今依旧、江山如画,鬓须如雪。
故友冥鸿随净社,旧时秋蚓横尘壁。
冬青花落麦登秋,几度相思欲买舟。
近日客来因问讯,又闻触热过池州。
十载承明侍帝傍,一麾出守意难忘。
少微只合居星子,太白谁教到夜郎。
署对匡山看瀑布,县邻彭泽好飞觞。
来时共赋匡山雪,去日愁看帝里春。
君去我留俱落莫,东风吹柳为谁新。
绣斧重持白发翁,路人犹说宦情浓。
一帆又下浔阳去,羡杀云间五老峰。
山国逢元夜,寒斋席尚冰。
雪深仍问雨,俗俭不知灯。
强酒欣同醉,题诗病未能。
清风一棹泊南康,万里江山曙色凉。
野寺起僧钟韵早,邮亭归使马蹄忙。
西溪流水催舟急,南岭飞云望眼长。
舟行十日至湖上,遥见香炉若画图。
仙迹每从佳处得,客愁顿向此中无。
市沽不醉重烹鲤,野饭停餐旋刈蒌。
去年马上折梅花,今夕匡庐度岁华。
风雪苦寒如北土,每因时节恨无家。
十年客泪不曾干,丘垄成行骨肉残。
为报淮南兄与弟,紫髯憔悴未为官。
湖海频年已厌兵,顷时幕府帐初清。
风销楚岸猿啼梦,云度秦淮鹤唳声。
会向祖刘增感慨,敢凭卫霍借勋名。
客心渺兮夷犹,迟落日兮扁舟。
临长江兮极目,抚迟景兮淹留。
薰风徐至,疏雨乍收。
雪里送舟出江渚,维舟忽被南风阻。
日日登高望北风,北风夜至狂无主。
似挟全湖扑我舟,更吹山石当空舞。
秋山晓若失,极睇但叆叆。
旬日院圃中,不厌两相对。
今晨笋舆上,俶诡纷异态。
门开星湾北,郡抱沙洲面。
旬日风四霾,晨容豁一变。
融融霁气中,野旷山葱茜。
天宝失御隳乾纲,四海摇荡无完疆。
西南门户恃巴蜀,吐蕃些蛮长称强。
绳桥西山几挞伐,泸戎邛笮烦边防。
栗里杳难见,庐山高若何。
孤舟掠星渚,二月已风波。
乡梦因诗少,春愁对酒多。
我是康庐旧冷官,梦魂今尚忆云端。
山将草色到天碧,泉带松声出谷寒。
仙观几年留鹤隐,古潭有日起龙蟠。
绝无常住只随缘,石榻焚香向佛前。
风折碧梧能几日,鹤巢白塔已多年。
无人去刬阶边草,有客来探井底泉。
十载从游吾道南,山斋苜蓿澹于甘。
飞鱼想得三台兆,待雪空馀□丈函。
席冷几番驯白鹿,罗传此夜赋黄柑。
结亭故事重拈出,领略匡庐高更高。
身在山中迷面目,心游局外见分毫。
平湖雪意漫天急,古木风声卷地号。
先生来东都,貌如林间鹤。
闻名今见之,信难尘中著。
诸儒纷藏宝,人进已反却。
平沙涨雪清江濆,水花照日红生鳞。
轩然五老出城表,雕玉万仞窥长身。
云巾星弁覆华顶,飞泉漱瀑垂天绅。
匡山胜概昔贤钦,今日多君复访寻。
李白书堂萤自照,乐天掸室月空临。
涧松岩桧当年色,雾鹤霜猿此际音。
君名华省里,庐岳未应过。
寿日人兼饯,凉风湖际多。
茶醒怜鹤睡,琴寂听渔歌。
只听留行语,难工送别诗。
清才今少比,循吏古为师。
水转朝京路,山迎近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