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江南名郡数苏杭,写在殷家三十章。


君是旅人犹苦忆,我为刺史更难忘。


境牵吟咏真诗国,兴入笙歌好醉乡。

今代诗人后陆云,天将诗本借诗人。


重寻子美行程旧,尽拾灵均怨句新。


鬼啸狨啼巴峡雨,花红玉白剑南春。

剑外归乘使者车,浙东新得左鱼符。


可怜霜鬓何人问,焉用诗名绝世无。


雕得心肝百杂碎,依前涂辙九盘纡。

君家两诗人,诗名满天地。


大者扶宿酲,入论金銮事。


小者乘天风,去草玉楼记。

苏子诗如刃发硎,十章入耳韵泠泠。


文章三昧无多子,祇守君家旧典刑。

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


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


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

阿香名字本无双,流落真成窜夜郎。


蚤岁浪言肠是锦,只今空复鬓成霜。


名传故国犹惊座,诗入浯川尚满囊。

河南百州县,七郡所分治。


前岁农事缺,旱涝始复继。


衣食既无资,民生曷繇遂。

爱读剑南七字诗,自伤自慰总堪悲。


强弓恶马真何物,村酤园蔬又一时。


万里神州供涕泪,百年岁月易差池。

楼台斧钺临边城,神武不杀称天兵。


潢池弄兵非赤子,生黎熟黎皆苍生。


安南甫下下海南,一岁两鼓鲸波清。

见说诗并赋,严陵已尽刊。


未能亲去觅,犹喜借来看。


纸上春云涌,灯前夜雨阑。

一纸新诗涕泪涟,桥山弓剑至今传。
魂归沧海怜精卫,人向空山拜杜鹃。
坏土难埋龙凤骨,冬青体问犬羊年。
碣石四百岛,渡海起泰岱。
走峰尽济南,龙种犹存在。
揭揭华不注,离离点苍黛。
镜湖湖上凉风起,枫叶芦花照窗几。
笔床茶灶连酒壶,炯然目光动秋水。
平生北固与西江,赢得蚍蜉事訾毁。
长笛残星赵倚楼,吟边供断一生愁。
渭南作尉诚微宦,江上逢人忆远游。
风景不因今古异,琴樽宁与是非休。
飓风卷纛七星斜,白发元戎误岁华。
隘岸射潮无劲弩,高天贯月有枯槎。
募军可按冯唐籍,解阵空吹越石笳。
交游著作都应绝,惟有伤心郑忆翁。
早悟此身原是累,孰知吾道不能同。
孤怀痛在沧桑外,世事真随江海东。
恋土知非意,随春亦晚谋。
如何当此日,尚自傍人舟。
屋旧多栖托,巢存或是不。
之子来京国,侯门即曳裾。
只求毛义檄,未献贾生书。
野树山前合,江帆雨外疏。
凌霄无俗怀,摘月逾仙岭。
岭海辟贤关,清名彻宸镜。
朝上春官书,众眼纷难定。
剑南崛起东坡后,杨范尤萧合就删。
史笔居然追杜曲,诗情漫说衍茶山。
人归红树晴川外,家在杏花春雨间。
形胜中原弃不收,年年家祭拜松楸。
荆襄未及留雄镇,关洛谁能扼上游。
天水至今无片土,临安终古有高楼。
已誓辞岭南,今复从人役。
六月买舟行,七月到水驿。
幨帷入官衙,甫坐未暖席。
元量清标酷似僧,诗情书意两相承。
于今自有高人处,不尚空窗尚巽升。
半生诵公流传诗,每恨收拾多所遗。
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一旦俱为吾得之。
长松驾壑风烟老,春花嫣然动碧草。
凌霄无俗怀,摘月逾仙岭。
岭海辟贤关,清名彻宸镜。
朝上春官书,众眼纷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