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诗脉

从《诗经》的婉转起调,到楚辞的瑰丽奇崛;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带您品读百家经典,感悟诗家心路,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

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

青门柳丝昔踟蹰,使君五马玉不如。


北风吹残历下酒,南斗忽堕湘中书。


山城虎豹日妨卧,水国鼋鼍谁与居。

萧条残日锁青霾,寒入枫林梦乍回。


吾已河山甘付骨,汝从天地更论才。


途穷万事轻相让,意尽千秋莽自哀。

虎丘池头与君别,片片寒霜走鸣铗。
十年仍上泣玉书,千里果至泥金帖。


野夫欢叫四坐闻,忽忆少时慕终军。

小苑红梅刺眼新,一枝分作峡江春。


长安驿骑知何限,天上于今少故人。

万里清江万里鱼,即看鱼尾定何如。


江南二月梅花后,剖得夷陵八月书。

故人分手惜居诸,幸是天南雁不孤。


益部使星知久动,江头仙艗未堪呼。


碧鸡金马曾题否,洱水昆明可泛无。

客星三载出姑苏,翘首南云思转孤。


忽尔羊城逢使者,顿然鲛浦至明珠。


篇章意气差强在,齿发神明可系无。

闽海缭虹纵复横,畴堪意气比刘生。


第惊鲛室传来泪,多是鸰原痛后声。


老觉断金差有味,病逢埋玉不胜情。

有鸟双栖偶一鸣,无才那敢论时清。


才经楚泽人堪老,若到燕台马自轻。


白雪和来难后辈,青云是处畏先声。

偶展除书读,弹冠有姓名。


谁其尚符玺,君未厌承明。


儤直依温树,裁诗忆露茎。

莫问除书意,风尘彼一时。


折腰君自若,鞅掌我何辞。


客计深怜晚,诗名未易卑。

春郊望不尽,飞动意难禁。


地转漳流阔,山连蓟日深。


安危吾长物,贫贱尔初心。

湘寺闲居亦半年,就中昨夜好潸然。


人归远岫疏钟后,雪打高杉古屋前。


投足正逢他国乱,冥心未解祖师禅。

风紧雨凄凄,川回岸渐低。


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


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

曾驱万马上天山,风去云回顷刻间。


今日海门南面事,莫教还似凤林关。

本与戴徵君,同师竹上坐。


偶为名利引,久废论真果。


昨日山信回,寄书来责我。

湘岸初晴淑景迟,风光正是客愁时。


幽花暮落骚人浦,芳草春深帝子祠。


往事隔年如过梦,旧游回首谩劳思。

随风身不定,今夜在苍梧。


客泪有时有,猿声无处无。


潮添瘴海阔,烟拂粤山孤。

渊明白发满头生,肯赋闲情未老成。


自笑冷官租屋住,每因来使出郊迎。


横经空忝先生号,解印仍呼处士名。

琴书笔砚伴闲身,斗室依然不觉贫。


野犬自来能吠雪,土牛此去且迎春。


一毡辗转衾无絮,四壁凄凉甑有尘。

素琴挂壁已多时,政尔难逢钟子期。


腹有精神方学道,面无尘土始言诗。


山童隔壁沽村酝,田叟登门送墓碑。

平明跨马晚方归,偃仰行窝早见几。


馀子祗宜床下卧,诗人顿觉眼中稀。


堂堂白璧埋黄壤,冉冉缁尘染素衣。

读罢新词,击碎唾壶,悄然以悲。
任邯郸枕上,重裀列鼎,大槐宫里,貂锦蛾眉。
未了功名,难消磊块,不向空门何处归。

凭藉飞鸿,贻我一编,花间草堂。
喜风流旖旎,小山珠玉,惊心动魄,西蜀南唐。
更爱长篇,嵚崎历落,辛陆遥遥一瓣香。

不见澄庵,六年于兹,思如之何。
忆大明湖畔,论心握手,之莱海上,痛饮高歌。
以子襟怀,消人鄙吝,叔度汪汪千顷波。

千古秦淮水,东流绕旧京。


江南戎马后,愁杀庾兰成。

故人消息隔乡关,花发春城客思闲。


一纸平安天外信,三年梦寐海中山。


波涛道险鱼难寄,城郭人非鹤未还。

同洲况复是同文,太息鸿沟地竟分。


尺籍已成新国土,短衣谁忆故将军?


刀环空约天边月,尊酒愁吟日暮云。


犹喜强亚近开会,不须异域怅离群。

梅口临江住,蕉阳近郭居。


犬牙百里地,雁足一行书。


雨雪忧方大,风尘道岂殊?


寒云时极目,早晚报双鱼。

西风容易一年秋,老抱雄心尚壮游。


休笑报书无别语,山中新种橘千头。